短兵相接
【成语名字】短兵相接
【汉语拼音】duǎn bīng xiāng jiē
【成语解释】
以短小的刀、剑等武器交手搏斗。语出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后用“短兵相接”形容近距离激烈地搏打、争斗。
【成语典故】
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据《楚辞》引)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成语注解】
1、操吴戈:操持吴地出产的戈。吴,为周代诸侯国,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县,所生产的戈、戟极为优良。
2、被犀甲:披着犀牛皮制成的甲冑。被,音ㄆ|,通“披”,加衣于身而不束带。
3、车错毂:车轮互相擦碰,指与敌军交接。毂,音ㄍㄨˇ,车轮中心的圆木。
4、 短兵接:短兵,短小的兵器,指刀、剑。接,交接,谓近身搏斗。
5、旌:军旗。
6、 矢:箭。
7、士:士兵。
【成语出处】
1、《宋书.卷七二.文九王列传.南平穆王铄》:“(陈)宪督厉将士,固女墙而战,贼之死者,尸与城等,遂登尸以陵城,短兵相接。”
2、《周书.卷三一.梁士彦列传》:“及帝还,齐后主亲攻围之,楼堞皆尽,短兵相接。”
3、《隋书.卷四○.梁士彦列传》:“贼尽锐攻之,楼堞皆尽,城雉所存,寻仞而已。或短兵相接,或交马出入。”
4、《宋史.卷四五二.忠义列传七.刘惟辅》:“黎明军进,短兵相接,杀伤大当。”
5、《明史.卷二八八.文苑列传四.徐渭》:“宗宪尝宴将吏于烂柯山,酒酣乐作,明臣作〈铙歌〉十章,中有云:『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短兵相接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近距离激烈地搏打、争斗。
使用类别 用在“近距搏斗”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敌我两军在边境相遇,短兵相接,战况激烈。
2、橄榄球赛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哪方体力较佳就占便宜。
3、这场谈判,双方代表短兵相接,针锋相对,迟迟无法达成协议。
4、经过几次短兵相接,他剀切地述说了自己的理念,终于让大家接受了他的看法。
5、在战场上我们迟早要与敌军短兵相接,进行遭遇战,连长要大家心里先有个准备。
【近义词】针锋相对
辨似:
形音辨误
同 “短兵相接”及“针锋相对” 都用来比喻激烈的冲突。
异 “短兵相接”侧重于强调彼此对打交锋;“针锋相对”侧重于强调所处立场对立。
短兵相接 针锋相对 辨似造句
橄榄球赛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那方体力较佳就占便宜。
他们的理念不同,会议上总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参考词语】:短兵接战
【汉语拼音】:duǎn bīng jiē zhàn
【成语解释】:即“短兵相接”。见“短兵相接”条。
1、《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2、《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典韦》:“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短兵相接的成语故事】
“短兵相接”之“短兵”,原是指短小的兵器,此语见于战国楚屈原的作品〈国殇〉。当年秦、楚两军交战,楚军自知势弱,但仍奋勇抵抗强敌。最后楚军果然惨败,战场上布满这些英勇将士的尸体,屈原乃作〈国殇〉,用以祭悼为国牺牲的阵亡将士。开头四句:“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大意是说,楚国士兵手持吴地出产的戈,穿着厚重而坚硬的甲冑,与敌军近距离遭遇混战,彼此的军车车轮互相交错,将士们就用短兵器,与对方激烈地搏斗厮杀。军旗满布,把阳光完全遮蔽,敌人多得像云一样,双方射出的箭矢纷纷从空中掉落,将士们不顾性命,奋勇向前。“短兵接”原是指以短小的刀、剑等武器交手搏斗,后来“短兵相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近距离激烈地搏打、争斗。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短兵相接,短兵相接的意思,短兵相接是什么意思,短兵相接的近义词,短兵相接的反义词,短兵相接的故事,短兵相接造句,短兵相接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