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研讨会邀请函

时间:2018-02-07 10:36:40来源:<推荐访问:邀请函

  根据学校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及计信学院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学院各系所室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科,科研,计算机基础教学,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目的

  紧紧围绕学校 "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总体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发展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全面发展.

  二,调研过程

  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计信学院学习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认真分析了问题现状,总结归纳了重点问题,通过协调统筹安排,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可行性调研方案,紧扣调研提纲,以研讨,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校,学院今后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三,调研内容

  (一),学科和科研工作

  各调研组针对学院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之薄弱等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并结合学院"xx"发展规划目标,进一步明确和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努力为提升科研实力做好相应的准备.

  通过这项工作,让广大教师了解参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国家特色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作,查找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专业建设中来,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受益.

  通过这项工作,进一步适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达到一个新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这项工作,使得科研方面,能围绕学校科技重点,从项目申报,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管理等方面,系统推进学院的学术组织改革,增强学院科学研究能力和实力,做大,做强学院的科研工作.

  学科调研内容:

  1,精品课程建设问题;

  2,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如何提高教师积极性,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4,如何从专业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5,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型教学体系;

  6,根据学科差别,合理分类教学;

  7,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

  8,探索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

  9,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改革;

  10,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和研究所的关系.

  科研调研内容:

  1,如何扩大申报纵向项目类别;

  2,如何提高承接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的能力;

  3,如何申请和建设科研基地;

  4,如何理顺教师考核指标与学院科研发展总体目标的关系.

  (二),学生工作

  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教育思路.

  学生工作调研内容:

  1,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合力建设,如何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契合;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其课程辅导体系建设;

  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4,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学等培养环节上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也无法达到社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的质量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须加大对学生校外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在提高学生实践环节上调整培养方案.

  5,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开发合作模式,探讨信息类专业的在校职业实训的意义和可行性;

  四,调研结果

  (一),学科和科研工作

  本科教学: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完全符合河海大学教务处《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确定的基本原则,在课程设置,学分分布,方案可实施性等方面是科学和合理的.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除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外, 还具有较强的工程性, 因此, 它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软件开发业不断面临系统规模增大,程序复杂程度增加以及对软件质量要求提高等现实问题, 使软件工程技术近几年有迅速的发展.而目前计算机专业本科一般还都仅仅只开设软件工程一门工程性课程, 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与市场对软件技术人员的需求.如何在有限学时内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 适当增加工程类课程, 为学生将来进入软件业奠定具有发展潜力的基础,是摆在计算机专业教师面前的另一个问题.在高年级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时, 教师和学生普遍感到学生的计算机意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实际工作陌生与信心不足;缺乏对于问题的分析与组织能力; 不能胜任实际应用系统的程序开发(包括独立学习,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适应小组工作方式,缺乏协同,合作与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与沟通方法.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是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

  2,通信工程专业

  目前, 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着为教育学家所关注的三大问题: (1) 知识更新快和教学内容更新相对缓慢的矛盾; (2) 教学方式和实验手段与创新人才培养不适应的矛盾; (3) 学科调整和教学管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而这些已是老生常谈, 众所周知, 各校都在教育(教学) 改革方面作了许多工作, 可是, 又还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程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不够完善, 生产实习因校企不合作而被缩水,毕业设计因学生求职奔忙而大打折扣.这样就因各个环节无法密切地有机结合, 而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

  (1) 数理基础缺乏

  在调研的过程中,不少毕业生提出数学和物理的基础对于以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尽管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应用型开发工作,但坚实的数理基础将有助于对应用技术的理解,如果没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研究开发的高度和广度也受到限制.加强数理基础的教学不光要表现在教学的课时上,更主要的是结合本专业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2) 计算机基础缺乏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和电子这两个工具.在毕业生中,很少有纯粹从事电信运营工作的,大多数毕业生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通信相关的产品.而在过去,常常是重硬件轻软件,这无疑限制了毕业生在通信行业的发展.因此计算机课程在通信专业中的地位必须加强,像数据结构,数据库,vc++,网络技术等课程需要放在与通信专业课程同等的地位.

  (3) 外语基础缺乏

  通信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使得行业所使用的设备,书籍,网络资料大多也来自国外,甚至与自己打交道的同事或客户就是外国人,有毕业生形象的比喻外语是专业发展的瓶径,因此外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加强公共外语课程学习的同时,对专业外语的学习也要加强,如在高年级专业教学中尽量采用原版外文教材,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入专业相关的听力和口语训练等.

  3,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主要问题表现在下列方面:精品课程较少;教学论文与成果的缺乏;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较少.

  学院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总结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学院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达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计算机基础教学:

  1,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型教学体系

  针对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教学实效差这个历来被认为难于解决的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继续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构建厚实的教学体系,为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质量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线,围绕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基础性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围绕"三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三大核心"(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教学内容既体现时代特征,又照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中指出的"因材施教"原则,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为原则,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创新等关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构建新型课程体系的实施框架.

  2,做到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1)根据学科差别,合理分类教学

  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有不同要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应与之适应,需要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按专业大类分类教学,实现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模式.

  (2)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等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次培养.

  3,探索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个主题多途径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进行探索和实践.

  (1)举行开放式,网络化的程序设计大奖赛.学生自主选题,个人或团队合作,网上初评,现场答辩等开放式形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创新能力.

  (2)在vb应用系列课程中,实施案例驱动,专题讲座,项目分析等的教学方式.

  (3)开放式考试方式:自主选题,项目研制和论文等形式为成绩评定依据.

  (4)组织学生参加项目,各种网站开发.

  4,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

  计算机学科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是其他学科所无法相比的.只有根据不同时期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紧紧跟踪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体系的更新,使学生学到当前主流技术,才能够真正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造就应用型,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近年来,网络及internet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紧跟这一趋势,制定改革计划.

  5,建设支撑教学的网络资源平台

  多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部通过不断创新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硬件资源(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以及实验设备)和软件资源(自编的教材,自制的课件等等).如何对各种软硬件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建立起一个支撑教学工作的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有了资源库支撑的基础上,对已有课程进行整合,建立几个课程群,在课群内部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利用现有的教学网站,来构建一个课堂教学与自学,教师与学生互动,校内与校外资源共享的教学支持环境.

  6,促进形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多年以来,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内部定期交流探讨,相互促进,形成了稳定的,热爱基础教学,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富有创新精神的骨干师资队伍,多年来他们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全身心投入面广量大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中,确保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省具有示范作用.

  要培养21世纪专业口径宽,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必须要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此,要制定新时期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职提高学历,业务培训,会议交流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科研工作:

  通过研讨,调查,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做好学院的学科,科研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主要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1,学校过去,特别是近十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是什么 有什么教训

  经验:抓住了"水利学科"的行业特色.

  教训:

  a,没有抓住机遇,错过了大发展的好时机:90年代前河海大学在江苏高校一直排名前3(南大,东大,河海),95年退至第五,后来排名下降越来越快.

  b,空间战略过于保守:校区面积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c,学科建设意识觉醒地比较迟,xx年开始才有了"学科建设为龙头"的认识.

  d,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远远不够,服务社会的功能受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弱化.

  e,思想不够解放:一些内部管理政策限制过死,比如,财务制度,限制了办各种培训班 ----> 不能"开源",仅仅"节流"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2,服从于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该如何进一步明确各校区定位

  清凉山校区:科研实体……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博士生培养,博士后流动站,成人教育等.

  江宁校区:本科教学与试验基地.

  常州校区:本科教学为主,结合地方大力发展科技,充分发挥常州第一高校的优势和影响.

  3,如何加快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首先因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为了实现水利学科的国际化,首先必须使我校的水利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开放性,交流性.即办学,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要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关注,了解,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按照国际通行的规范,进行科学管理;要有很强的开放意识,制定有利于开放的政策,积极进行与境外大学及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要积极吸取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科学管理方法,教育制度改革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在强化,遵循水利学科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高等水利教育存在的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世界知识,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使之具有世界眼光,具备进行国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具备吸取世界各国各民族一切有用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丰富水利学科发展水利学科的能力.

  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要为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带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服务.发展特色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重点,也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要将我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一流水利大学,必须通过整体发展与特色发展的互动,进行跨越式发展来实现. 为了加快我校国际化进程,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一),坚持将对外交流合作工作作为学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与院系的主要工作之一,增加投入,制定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的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加强与世界各国着名大学的交流合作;转变交流合作形式,推动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三),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院系与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在学校统一领导,国际交流合作处归口管理的基础上,以院系为主体,教师为骨干的对外交流合作运行模式.

  4,优势学校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如何进行创新才能取得最大的建设效益

  要统一管理,要建设有显效的项目,不是锦上添花的项目,每一期建设都要建设1-2个至少达到全国水准的标志性的学科成果.

  以现有国家重点学科为根本,提携新兴技术学科,基础学科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找好交叉点.

  另外加大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力度,做好重点学科的培育,才能更好的多学科发展.

  5,如何评价学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 未来发展的路又在何方

  学校的科技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要建立公司运行模式,聘任懂得市场运作的经理,把学校的成果包装好,市场化,要做实,大力推广,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借鉴东大模式.

  6,如何做大做强学院的科研 如何发挥学院研究所的作用

  (1)发挥好团队的作用,做好传,帮,带;(2)政策调整: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3)明确学院研究所的责,权,利,明确人员组成.

  (二),学生工作:

  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专题调研.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很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冲击,我国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许多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也成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同学最为关心的问题;(2)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信息类专业,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专业技能较弱,在与人沟通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等;(3)开设的专业课与市场需求脱节,实验课程偏弱,课时少,缺乏针对性,不被市场所认可;(4)缺乏企业实训和实习经历.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就it行业而言,市场有所缩减,尤其是服务外包业影响较大,企业通过调整人才结构来控制运营成本,并通过更为苛刻的用人要求来选择更优秀的人才,提高用人效率.同时,从长远来看,预计未来五年中,从市场本身的需求来说,中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将面临34万合格人才的缺口.对日软件外包有很大规模的市场空间,日本软件外包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这就带来了人才的巨大需要.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瓶颈.

  从近五年的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后从事软件研发的占到就业人数的60%,其中的70%从事着与对日软件外包相关的行业.就总体而言,我们的毕业生初步具备了软件业初级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但在"硬技能"如语言技能,服务交付能力,以及"软技能"如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管理技能等方面,与企业需要有很大差距.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与市场接轨有很大关系.

  如何通过一套成熟高效的方法迅速培养大批足以胜任软件外包工作的技术人才,已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我院在xx-xx年与南京联创,xx-xx年与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协议,为企业定制培养软件外包服务人员.在校期间,利用节假日,主要学习日语,企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定制培养,直接向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实现了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为了提高我院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优质就业,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的体会,我院应从以下渠道在人才的素质拓展及就业竞争力提升采取必要措施:

  1,由学校或学院牵头,参照企业定制班的模式,开展课外实训和实习.在课程设置上,分为日语强化培训,实用it技能;实用it技能培训包含web网页开发,java面向对象编程,javaweb开发技术,ssh集成开发技术,.net程序开发,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开发技术等.在师资配置上,采取学院专职教师+企业培训师+日语教师的模式,促进毕业生能够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认知转变,掌握一线实践技能,迅速缩小个人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从根本上提升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在经费来源上,可由学生个人报名费+学院配套基金+学校专项资金相结合解决.对于合格的可由教务处牵头,颁发培训证书.

  2,加强在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学院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在学校创新训练计划之外,选取部分立意新,有潜力的学生科技项目予以一定的师资及资金支持.

  3,加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在实验条件,教师力量,课程设置上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要.

  4,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互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让更多的企业走进学校.

  5,对低年级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形成体系化辅导形式,分阶段,层层递进,不间断的作好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