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者,有仁德的人
好,四声 hao,喜好;恶,四声,wu 厌恶
唯有仁德人能喜爱好人,憎恶坏人。
在一般人看来,人皆有好恶,都能好恶。为何偏要说只有“仁者”才能够“好恶”呢?这不是跟我们的常识矛盾吗?显然,孔子这里讲的“好恶”有别于我们日常理解的好恶。
只有仁者能公正无私地去喜爱人、憎恶人。也不会因为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人如果不能公正地去爱人,善恶不分,不能算仁者。“仁”在孔子心中,不仅包括“爱人”,而且还包括“恨人”。在别人看来,仁者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即无分别心。既然没有了分别心,能以一种平等的心面对一切,那爱与恨之间就没有界限了。然而孔子的着眼点并不在此。如果仁者无爱无憎,那么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正道与邪道的区别了,这样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现象将必然会无处不在。孔子认为,人若仅有爱而无恨,不算是仁者。但是从宋儒到现在的人们,几乎都把孔子的爱憎理解错了,认为爱与恨必然是泾渭分明的,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事实上,孔子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
而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呢?
《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就是说,假如有人,乡党们都喜欢他,不可以绝对认可;大家都说他坏,也不可以随声附和。只有乡党中品质好的人喜欢他,品质不良的人人讨厌他,才能断定他的好坏。
。人世间永远充满了误解误会误传误信,好友至亲之间也难避免。有一则故事:与曾参同名同姓者杀了人,第一次有人告诉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静气织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当第三个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时,曾母终于变了脸色,飞奔而出(《史记》)。虽然曾参品德良好,母子信赖,但是,谗言三及慈母惊,何况其他人?可见传言、流言、众人之言是多么靠不住。只有从现实去观察,客观的去评判,才能真正的发现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喜好,去接近,去学习的。
而为什么只有仁者才能好人恶人呢?
因为仁者不会因一些迎合什么人去喜好或厌恶一个人,从而为自己谋取利益,那是仁德的人所不耻的。而不仁之人,心多私欲,因多谋求顾虑,遂使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恶.亦不能真恶 好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或为情绪所化,或为私欲所蔽,或缺知人之明,或乏待人之诚,或抱嫉妒之心,或由于其它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往往好恶失当,爱憎失常,喜欢了不值得喜欢的人,厌恶了不应该厌恶的人。小人表达喜好的方式,无非是声色犬马,追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之类,千百年来概莫能外。所以一个人,尤其是手里有点权力的人,如果你和朋友之间维系感情的就是这些东西的话,可得千万小心了。赖昌星曾经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不怕干部,就怕干部没爱好。”这里所说的爱好,当然不是朋友之间共通的信念追求、道德文章,而是那些没有节制的私利和私欲,当然也包括那些干部所爱或所恶的人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时自然有那些奴骨媚颜的小人,为了迎合上级,去违心的评价一个人,这种人能算是人这么?当然不是。所以这种人也有好恶,但他们的评论是功利的而非公正的。
还有一种人,表面上与你是知己好友,为你出谋划策,为你倾囊相助,但背后也许会恶语相讥,甚至落井下石,这种人更不能算仁者,他们的喜好更加的不真实。
所以,只有真人格、真性情的人,才能喜欢人,憎恶人,君子的中庸,不是伪善的,八面玲珑的,整天去做人际关系的
其实我们都可以去自问,我之于人,果能有真好真恶吗?我所表现出来的好恶,是否真如我心中之所想?自己是否是个有仁德的人?
?
后记:在演讲和练习的过程中我快疯了,我患上了辩论后遗症,病情如下:
1 念东西语速非常快
2 无论念什么,都很有气势,包括抒情散文
3 念错了就摇头
4 声音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