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2018年会暨文学创作培训会议上的演讲

时间:2018-02-08 03:31:21来源:<推荐访问:演讲稿范文

首先,感谢作协xx主席给我创造了这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打“改非”后,第一次有机会和各位文友如此零距离地接触,很高兴。同时,也感谢文联微波主席,放弃休息时间,光临这个xx文学界的盛会。

刚才,听了微波主席的讲话和作协xx秘书长的介绍,感觉xx近年来文学创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省市报刊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丰硕。同时出版了不少较好的作品,如xx的长篇小说《代理乡长》、xx的中短篇小说集《家里家外》等等。更令人欣慰的是,参加今天这个年会的,既有不少熟悉的老朋友,又有许多年轻的文学新人,这表明,我们xx的文学创作生生不息,后浪推前浪,大有可为,大有希望。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文学队伍还不是很强大,所发表的作品,质量不是太高,精品稀缺。会前,与xx主席交流,他说现在xx有些作者,创作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作品写出来了,自我陶醉一番,也就锁在抽屉里了,顶多挂在空间了事,纯粹自娱自乐。因此,我今天讲的第一个主题,就是和大家推心置腹地聊聊,以一个xx老作者的身份,给大伙鼓鼓劲,打打气,或者叫:共勉。

 一、写作目的

 写作有什么目的,或者我们为什么写作,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甚至是老生常谈。可鉴于我们xx目前的创作现状,我以为,即便是老生常谈,也有必要谈谈。

我记得,XX年,也是隆冬时节,为纪念《xx文艺》创刊5周年,文联召开坐谈会,在坐的有不少作者参加过这个座谈会,当时的《xx》编辑部主任,后来的副主编冉正万先生应邀莅临。会上,有人问他为什么写作?冉先生坦言:我是为爱情写作。此言一出,全场响起一片笑声。我想,这笑声里的含意无非是:为作家的坦诚,为目的的明确,再就是有人在笑声中会想,写作可以寻找爱情,最不济也可以找到老婆是吧,要不我也试试。作为会议的主持者,这笑声里无疑也充斥着我的一些分贝,但更多是,作为朋友,为他坦言那一份真实的过往动容。因为我知道,正万兄弟在地质队整整干了8年,跑了8年野外。据说,许多时候,方园数百公里人迹罕至,沟壑纵横,能喝上一口水成了奢侈。在这种环境中,一是心灵需要有宣泄的渠道,再就是本能的需求,找个老婆,安个稳定的家。那么,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这最低的要求呢,那就是写作,或者当时条件所允许的,只能是写作。结果,通过写作这个手段,抱得美人归的同时,一不小心还成了作家,一举两得,心里那个乐,那就别提了。

会后,xx藉作家xx深有感触,以此这由头,写了篇文章在《xx矿工报》发表,这是后话。实际上,他们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应先生早年曾经是煤矿的掘进工人,正是通过写作,从井下写到地面。据他所说,他的老婆正是看到他的一首获奖诗歌,而开始喜欢上他的。有趣的是,这个因为诗歌而喜欢上他的姑娘,是我在卫校任教时的学生,一个漂亮可人女生。

我之所以以这两个真实的故事为例,在于说明,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功利,但写作,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有些目的性。有人为爱情,有人为稿费,有人为扬名,有人为出路,有人为精神的抚慰等等,不一而足,但都无可厚非。那么,我们在坐的为什么而写作呢?我看了下,大多数作者都是端着“铁饭碗”的,因此,恕我断言,大伙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金钱,更多的应该是为自己困顿的灵魂,寻求一片停泊的港湾。

既然是自己的精神需求,而不是别人强迫你为之,自觉地写作,充分地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和愉悦,就是不言而喻的事儿。

 二、锁定目标

 上面我们说了写作的目的,抑或说明确了写作目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写作有没有目标,你要达到什么目标。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许多简单的问题,却关联重大。打个比方,大海航行,如果没有明确的航向目标,我们转了半天,可能只是在海上转圈圈,耗时费神,一事无成。

就我自己的体会而言,我以为,在座的作者,应该树立,也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1、尽量向纸媒冲刺

当今是网络时代,发表文学作品的出路,已不再是传统的报刊杂志。网络文学的方兴未艾,就是明证。最起码,也可以将自己的大作挂在空间里,无需求人。

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容易发表,门槛低,几乎无需抬腿,就可以跨进去。殊不知,正因为容易,门槛低,无人把关,就使我们松懈了写作的难度,甚至为此沾沾自喜。于是,网络文学良莠不齐的现象,就显得尤其突出。当然,我们不否认也有优秀的网络写手、网络作家,比如唐家三少什么的。但恕我直言,相当多的网络作者语言之粗疏,结构之拖沓,简直到了令人不忍卒读的地步。

因此,我建议我们xx作者发表文学作品的出路,应该以报刊杂志为冲刺目标。也许,这会很难,因为它们都设置了门槛,有的甚至很高,还有把门的人,这个人,就编辑、主编。也就是说,只有你的作品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给你发“准生证”,你的大作才有可能面世。且不少报刊都有意无意地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或者说作者群,要挤进去并非易事。但唯其难,也才具挑战性。我想,只要你的东西品质上乘,终究会有人识货的。当然,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要认真揣摸报刊和编辑的“口味”,我这东西你不喜欢,行,那我另找个地方试试,说不定在张三眼里不屑一顾,在李四那里就是个宝贝疙瘩呢。

2、投稿不屈不挠

在研究报刊特点,适销对路的础上,就要不屈不挠地投稿。因为一即中的机率,是很少的。过去时兴退稿的年代,可能会因为退稿,把你的信心都退没了,这时候,就要咬紧牙关:挺住!要经受住退稿的考验。现在不退稿,给你打个电话交流,或者在邮箱里给个回复,就够负责和客气的了。许多时候,我们寄(发)出去的稿子,泥牛入海,音讯全无,够伤自尊的哈。但没法,你还得坚持下去,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感动“上帝”的。

我既是作者,又当过多年编辑。我觉得有个需要注意问题,就是作者和编辑之间,需换位思考。

作为作者,创作态度要严谨。作品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首先你自己要觉得合格,拿得出手。其次要认真检验,用鲁讯先生的说法,写好后,至少看两遍,将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请注意,先生说的是至少两遍。像先生这样的大师,都要看两遍,那么我们这些人呢,就应该多看几篇了。可我们有些作者很懒,或者说不太负责。写好后,以为字字珠玑,鼠标一点,便发出去,结果错别字,漏字,甚至读不通读不懂的句段也不少。美其名曰:让编辑去改。实际上,一般情况下,编辑是不会费心劳神地为你改稿子的,他们惯用的是斧头和剪刀。显然,这样草率地投稿,要命中,是十分困难的。

如果我们能做到自己的稿子让编辑眼前一亮,愉悦地卒读,那么,你的小说就大有希望了。

从编辑的角度说,应该肯定,绝大多数编辑对好稿是由衷欢喜的。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小说,会有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这是一种职业操守,或者本能。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兴奋很少,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平淡无物的来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小说不忍卒读,要让编辑耐心地看下去,是不可能的,也是残忍的。因此,许多时候,编辑往往就看个开头,实在读不下去,也就弃之不理了。也许,有作者会说,这太不公平了,我辛辛苦苦熬更守夜好不容易弄个小说出来,你们就这样处理啊!可编辑呢,如果值得读和不值一读的来稿都要读,那不累死才怪。

所以,如何让自己的小说一展开,就能紧紧抓住编辑的眼球,恐怕是我们的着力点。

再就是不要怕麻烦,最好将你的小说打印了寄出去。因为一般情况下,邮箱里的稿件除非要用,编辑是不可能打印下来,认真卒读的。

3、要让自己的作品走出去

文学作品是精神产品,这东西当然可以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但我以为它更大的功用,是让更多的人欣赏,也就是社会效益。所以大家写出作品后,如果觉得可以问世,应该让它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让更多的人欣赏陶醉,自娱自乐,孤芳自赏,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需要强调的是,我不是反对大家在网上发作品,我自己就经常挂一些东西在空间里。我要说的是,把向报刊杂志冲刺作为主攻方向,尤其是年轻作者,坚持下去,定有收获。

一句话,不管你养出来的是骡子是马,千万别顾虑,大胆地拉它出去溜溜。

 4、力争加入各级作家协会

 创作是个体劳动。

作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客观存在。尽管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对把作协办成衙门颇有微词,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没法不面对这个现实。因此,作为写作者,应该把加入市级、省级、甚至中国作协,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名义嘛,遮得风还是挡得雨啊!是,确实仅仅是个名,既不能遮风挡雨,更不能涨工资发财升官,可它毕竟是个标志,是对你文学创作成果的肯定。因为不管是何级作协,都有入会标准,你达到了这个标准,才批准你入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你创作成绩的检阅。当然,也不排除有人通过非正常渠道,“混”了进去。可我想大多还是名至实归的。

会前,与xx主席交谈,了解到我们xx现在有省级会员五六人,作为一个60多万人的中等县区,我觉得还是不太相称。假如,通过大家的努力,三五年,七八年后,我们的省级作协会员达到二三十个,四五十个,形成一个强大的作家阵容,那又会是什么景象呢?

 5、贵在坚持

 文学创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心想事成,一蹴而就,并不多见。许多人,包括卓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在经历了一番挫折和失败后,才摘取成功果实的。

所以,如果你有志于文学创作,并想有所成就的话,一定要坚持,贵在坚持,坚持不懈。

就算你一年仅仅发个万字的短篇,积少成多,十年就是十篇,二十年呢,就是二十篇,20万字,出个作品集,绰绰有余。

今天到会的,既有老作者,又有年轻作者,这说明我们xx的文学创作队伍正在不断地壮大,后浪推前浪,令人欣慰!可客观现实是,有相当一批老作者,因年龄,身体,工作,兴趣等原因,搁笔了。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就像蒸馒头一样,就差那么一口气了,你说可惜不可惜啊。因此,我建议大家,如果你觉得文学能让你的心灵安乐,如果你没有别的消遣方式替代它,那么,一辈子热爱文学吧!

假如你能生命不息,笔耕不辍,那无疑就是难得的境界了。

 上面讲的这些,主要是借这个难得的交流机会,给大家鼓鼓劲。

下面我从编辑的角度,讲讲小说创作。因为在座的,有不少搞小说创作的作者。而且,一个地方小说创作的成果如何,对衡量其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否,很具代表性。如果非要给我所讲的内容拟个题目,那就叫“好小说的四要素”吧。

 一、语言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理,小说也是语言的艺术,或者是构建小说的基本材料。打个比方吧,语言就像建筑所需的砖块。只有你的砖块质量上乘,你建起来的房屋才能结实美观。倘若你的砖块歪歪扭扭的,要想建成经久耐看的房屋,几乎是不可能性的。

所以,xx说:写小说是写语言。

可见,语言之于小说,有多重要。因为小说的结构及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通过小说家熟练地操作语言来实现的。

概而言之,凡是人能意识到的事物和现象——包括这个世界存在的和不存在的,小说都可以表现出来。这种表现的手段,就是语言。

那么,什么是小说语言?换句话说,小说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我以为,小说语言是社会化,感情化地摹绘人生的文学符号。有不同于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即,准确、生动、鲜明、形象。

 1、小说语言的多样与统一

 小说可以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写。因此,小说语言是多样的,具有广泛的来源。

也就是说,小说是人类文化语言的总仓库。只要是人类的语言,不管是艺术的,还是非艺术的,小说都可以拿来作为自己的构建材料。按我们当地的说法,可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具体说来,我们写农民,就要有农民的语言特色,写商人,就要有商人的语言特点,以此类推。一句话,要写什么,像什么。但不管什么语言形式,一旦进入小说,都毫无例外地会染上小说的文体本色——变成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就是小说语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慎用方言

 顾名思义,方言,就是一个地区,一个地方的特定语言。因其流通范围小,使用的人数少,不适宜在广阔的社会中交际,更不适应于当今的信息社会。

一般说来,方言这种特定语言,都是比较生动、有趣的,有其独到的功能,合理地,准确地,有节制地使用方言,可以为自己的小说添彩。相反,过多——毫无节制地应用方言,无疑会给读者,首先是编辑造成阅读障碍,从而影响自己作品的发表率和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比如我们xx的一些方言,咋样、啷个搞的等等,我们不但听得懂,且觉得挺有趣味,可到了省外,别人就会不知所云。

因此,方言可用,但要慎重。

那么,具体怎样来把握这个度呢?

我的体会是,对话中可适当地使用方言。但小说的叙述语言,一定要用普通话,尽量别用方言。

 二、叙述

 叙述也叫叙事。就本质来说,小说就是叙事文体,或者说是叙事文体中的一种。

因此,小说情节的推进,人物性格的发展,都是靠叙述完成的。

通常。叙述一般分为四种。一是顺叙,主要按时间的先后来叙述;二是倒叙,先说结果,再倒转过来叙述原因。小说创作中,这种叙述方式使用得较多;三是插叙,穿插进去,也就是叙述中,将一些情节进行穿插;最后是平叙,即平行地叙述同一时段内发生的两件或者几件事。

应当指出是,这几种叙述方式,各有千秋,也各有弊端,在小说创作中选择什么叙述方式,可根据你所写的题材,故事,人物的需要,还有你自己的习惯来确定。一句话,感觉得心应手,即可。

 1、最佳视角

 我们前面说了,叙述是小说的重要特征。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要选择最佳的角度来叙述。换句话说,小说创作中,选择最佳视角进行叙述十分重要。

这不单是技巧和艺术形式的问题,还关系到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以及表现这些内容所采取的整体构思。因为,叙述视角即是作家主观意图所确定的叙述主体及所选择的观察点和立足点。只有选准了这个观察点和立足点,你的叙述才能有条不紊,游刃有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视角与人称的关系

 视角多种多样,客观地说,视角对作者的叙述是一种限制。因此,从视域的限制来届定,我们通常将视角分为:全知全能叙述,也即第三人称;限制叙述,即第一人称;纯客观叙述,即第三人称仍是描写对象。

前面两种叙述,大家使用得较多,也比较熟悉。恕不赘言。

所谓纯客观观叙述,指的是叙述者,也就是作者,只描写人物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不作客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作者不在作品中出现,更加“隐含”。

    这和新闻中的纯客观报道,似乎有相同的地方,其重要区别是,作者用的是小说的手法和语言。

  3、视角转换

 我们讲了叙述的三种方式,但这三种方式并不孤立和相互排斥。相反,这三种叙述可以互相渗透,复合交叠,密不可分。

我们通常称之“复调”。

现代小说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靳凡的《公开的情书》、xx、xx的《xx》,都采用了三元视角;谌容的《xx》、xx的《xx》,xx的《xx》等作品,都设置了两个以上视角。

上述小说的多元视角,复合交错,始终处于流动的变化莫测的状态,而马原的《xx》,却叙述者与作者分裂。作者马原直接进入小说,成为叙述对象,即有时他是叙述者,有时是被写进小说,成为叙述对象的马原。再就是借助小说中两个虚构的人物——姚亮和陆高,作为他的替身,使三者分别表现自己,袒露自己。

这种独具风采的的技巧,的确令人折服。

应当说,叙述视角的开放性和多元化,是现代小说的主旋律,这种多视角的 “复调”,无疑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可见,叙述是是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古典小说,还是现代小说,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观照,都是“叙述”的产物。离开了叙述的小说,本质上是难以想象的。

至于选用什么视角,因人而异,因题材而异。

众所周知,展现与表现,是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分水岭。从叙述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古典小说:以故事为主,叙述边缘化,是自发的;现代小说呢,叙述是第一位的,甚至是本性的存在,自觉的,举足轻重。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其实质就是“叙述”的革命。现代小说在形式领域的许多重大变革,都是以叙述方式的变革为前提的。

对现代小说来说,叙述绝不仅仅是技巧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小说的观念、审美形态,哲学思维和形式构建的大问题。

小说的本质是虚构。

如果说,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确实能代表小说从古典阶段向现代阶段转化的某种线索的话,那么,推动这个转化的转轴和支点,就是叙述。

例如,xx的小说,《xx》,就根本没有什么客观存在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叙述中“杜撰”和“衍生”出来的,故事的形态,也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破碎和零乱的。

 4、调子

视角有了,人称有了,我以为,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叙述的调子。只有找到了准确的叙述调子,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这有点像唱歌,首先要定调,这调定高了,你唱不上去,定低了呢,又找不到感觉,唱不出味道。

具体说来,我觉得就是小说的第一句话,最难找,最难写,找到这个了切入点,下面的铺陈也就好办多了。

据说,xx获诺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一开始也难以切入,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开篇第一句话:“许多年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接下来的叙述,便迎刃而解。

以至,这个开篇,成了现代人学习摹绘的经典句式。 

陈忠实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白鹿塬》,也碰到类似问题,后来,作家灵光一闪,找到了“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个调子,紧接着便叙述娶这些女人的过程,故事也就生发开去,洋洋洒洒,数十万言。

许多时候,我们难以落笔,左右徘徊,就是没找到适合的叙述调子。

这时候,千万别着急,开动开动脑筋,多转一转,说不定,灵光一闪,你需要的调子便“蹦”了出来。

三、感觉

 感觉,即艺术感觉。

这个问题,说起来似乎有点玄,但确是真真切切的客观存在。可以说,但凡从事艺术的人,都是需要有艺术感觉的。当然,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对小说艺术的感觉。

从定义来说,感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动物及人接受外界传来的及发自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刺激特征;二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三是觉得,认为。

应该承认的是,感觉这东西,是一种天赋,以生俱来。许多年前,我刚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时,当我向别人讨教秘诀时,有文友就坦言:兄弟,写作的感觉是天生的,全在于自己去感悟,别人没法教,也是教不会的。当时,我对此似信非信。数十年后,深以然。如若不然,我们怎么解释鲁讯的儿子,何以没成为大作家呢?

我想,主要是他没有遗传先生的天赋。

因此,我以为,感觉是一种天赋,与遗传、学历、专业、环境等等,无关。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当然,作为创作者,参加一些文学活动,从而触发灵感的事,是可能发生的,但如果你没有感觉,什么大师都爱莫能助。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熟视无睹的事情,在作家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素材,经过他们头脑的加工制造,甚至成了经典。这就应证了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

这种发现的才能,就是感觉。

勿庸讳言,感觉既然是天生的,那么差异就是客观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写出传世之作,有人却无法企及的主要原因。前些年,有的刊物搞“同题创作”,同样的题材,不同的作家写出不同的作品。假如,我今天给大家出个相同的题目,就叫做“临街的窗”,也就是通过这个临街的窗口,去摹写窗外众生世态,我相信,在坐的数十人,绝对没有一篇是相同的。

其本质的原因,我想主要就是感觉的差异。

不过,我们说感觉是天赋,并不等于它是一成不变的,也许某人的文学天赋并不怎样,但他有常人没有的经历,有独到的人生经验。尤其是后者。再加上不断的积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他的天赋就可能有所增长和提高,从而写出令人括目相看的作品。

创作水平如何提高?也许会有人会劝你多读、多写,尤其是对年轻作者,可谓语重心长。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多读没错,至于是不是非要多写,一天,或者一月规定写多少字,值得商榷,或者说大可不必。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思考。也就是前面说的,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倘若写一大堆人云亦云的东西,无异劳民伤财。因为数量并不等于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是我们每个写作者都不可忽略的。

现代文学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钱钟书,其小说数量极少,可一部《围城》,却有着无法忽视的地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四、意味

意味,也即意蕴。

作为小说作者,终极目标,就是追寻小说的意味。

美国文学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说:“小说乃是有意味的形式。”这里指的意味,即含蓄、情趣、情调、趣味的意思。

因此,小说的意味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效果和审美感受,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艺术品格。意味的有无与丰富与否,是衡量一部小说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标尺。

法国作家哈·霍利写过一篇小说,名叫《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极短,全文仅200字,我们不妨抄录如下: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匆忙忙地在路灯昏暗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语调和他讲:“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情妇”。他回头看了女人一眼。他们两人到走了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抓住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道“约安!”把女人抱了起来。

下面,我们以这篇精短小说为范本,谈谈它的意味。

这是一篇精粹、独到的短篇小说。表面看来,它似乎很简单,不过是街头即景而已。然而,当我们透过简短的文字,从意味的角度去解读,就会觉得它很不简单,甚至说很复杂。因为它几乎囊括了一对情人在大战前,大战中、大战后的全部故事。

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

一个士兵战后回到自己的故乡,在街道昏黄的路灯下,邂逅他梦寐以求的情人。作家虽只写了这些。但仿佛浩瀚大海中仅露出水面十分之一的冰山,作家提供的极为有限的情景,让读者感觉到了掩藏在水下的更庞大的部分。小说文字的后面,隐藏着更丰富的内容。关键的问题是,读者必须参与到作品中去。

“战争结束了”。短短5个字,却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结束了的战争,曾有过突然的开始和漫长残酷的过程。这个士兵也许生性懦弱,他被迫参军,九死一生,侥幸活了下来。也许他英勇无畏,屡建战功,胸前挂满勋章。现在,他在故乡的街道上,“匆匆忙忙地走着”。按理,凯旋的心情应该是骄傲和喜悦的,他为什么竟如此匆忙?士兵对拦住他的女人说:“不,我不上你那里去,我找我的情人”。故事一下子复杂起来。当初,开战前,士兵和他的情人,有多少花前月下的昵喃,有多少难舍难分的约会?战争爆发后,士兵开赴前线时,他与情人告别,有多少生离死别的眼泪和信誓旦旦的承诺?又怎样地一步三回头?战争中,在战壕里,在枪林弹雨中,士兵多少次遥望故乡,心里装满多少肝肠寸断的思念?……这些,并不是杜撰,而是隐藏在海水下面的看不见的冰山,是小说意味生成的故事应有的内容。否则,何以理解士兵回到故乡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找自己的情人?且为什么如此匆匆忙忙,迫不及待?再有,他终于认出拉住他的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时,为什么使劲地抓住她的肩头,手指嵌进她的肉里,喊一声:“约安!”把她抱了起来?如果不是一种刻骨铭心,生生死死,地久天长的情爱,他绝不会有这样的举动。

再说士兵那个叫约安的情人,她显然已经沦落为妓女,德军占领了他们的家乡,一个有点姿色的女人要活下去,她会怎样呢?可以想像她还有别的选择,可她选择了当妓女,与其说她习惯了这种生活,不如说德军迫使她习惯了这种生活,所以她才会用“吃醉了酒似的”放荡口气,勾引每一个过路的男人,她像土地,村庄一样,是被德军蹂躏过的东西。德军溃败之后,剩下什么呢?满目疮痍的大地,颓败的女人的肉体,更可怕的是伤痕累累,难以抚慰的灵魂。因此,当她认出士兵时,她嚷了一声“啊!”这声啊,包含着惊愕,兴奋、羞愧、愤怒、无奈、控诉?什么都有。它包含了一切——过去和现在,似乎幻化为一个极其恐怖的梦魇。

类似关于意味的例子,还有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杨争光的《干旱的日子》等等,不再赘述。

最后,就我的亲身经历,说个有关意味的真实故事。

大家知道, “改非”后,我在《xx》做编辑。期间,既读了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由来稿,也读了不少名家的小说,如韩少功、xx、迟子建、阿成、范小青等,其中, “短篇王”xx一个短篇小说的编辑过程,就很能说明“意味”的重要。

那是XX年初的事儿,何锐主编约来xx名叫《人事》的短篇,拟发头条,版面都留着了的,可谓虚位以待。

小说收到后,何主编要我先看看,然后提出处理意见。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xx是市报社从事科长,既是科头,也是科员。梅科长很正统,大有“马列老太太”的味道。报社有个年轻女记者,生性开放,坐的士跑上两圈,也能高抬着双腿,举手投降似的跟的哥做爱。事情被发觉后,报社领导责成梅科长和这女记者谈话,可这记者对自己的行为并不以为耻,说这是自己个人的生活,与报社无关。并说梅姐,你的生活如何,不行的话,找点生活片来看看。梅科长表面对女记者不思忏悔痛心疾首,却又鬼使神差地买了生活片回家,与丈夫一起看。丈夫陡然性起,抱着梅就要上床,这时,她又忸怩开来,后来虽半推半就地入港,双方都没找到应有的感觉。于是丈夫半玩笑半认真地,说要到外面去找女人。梅威胁说,你敢找,就离婚。丈夫果然敢说敢干,利用当头和单位女工多的有利条件,先后和了几个女人有染。梅科长知道后,很愤怒,坚决“抗日”,并提出离婚。

秋天,xx被评为全省人事系统优秀工作者,到省人事厅接受表彰,认识了联络处的华处长。舞会上,两人一起跳舞,梅说,感谢你,华处,是你让我当了先进呢。华处说,应该的,我喜欢你嘛,这没办法。梅说,你喜欢我什么?华说,喜欢你的小,小就是美嘛。我第一眼看到你,就想抱你。

一支舞曲结束,华处趁势抱了抱xx,梅愣了愣,没吱声。

舞会结束,xx刚回到房间,华处便打来电话,说小梅呀,过来聊聊啊!领导有请,xx也不好拒绝,那好啊,聊聊。随即便来到华处的房间。她刚进房间,华处便关上门,一把把她抱到床上。xx说,华处,你不是让我来聊聊嘛?是啊,华处说,床上聊不是更有意思么?

接下来,两人自然便成其好事……

小说读完后,我觉得xx真名不虚传,不管语言结构,还是叙述转换,均无可挑剔。但我觉得,xx与华处上床的情节,似乎有点过。应当说,现实生活中,这种权色交易的事儿,并不鲜见,绝对可信。可从小说的社会效应来说,似乎可以商榷。因为这样安排情节的话,读完小说后,无疑会令人产生人事即性事的感觉,社会效果不是太好。

我把这看法跟何主编汇报后,他觉得有道理,是啊,这样人事不就成性事了。先放放,何主编说,我跟庆邦打电话谈谈,让他改改。

随后,何主编给xx打电话,说了对《人事》的看法,希望他能改改。但刘不以为然,好久好久了,一直没回音。

稿子没有修改,《xx》自然也就不可能发表。

后来,xx的短篇小说《人事》在XX年第11期《北京文学》发表,并被《小说月报》转载。

为了证明当初的判断,我特意将发表后的《人事》找来“对读”,我发现,xx最终还是接受了《xx》的意见,将xx和华处长在宾馆上床的情节作了修改。

修改后的文本是:

两人正在床上周旋,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趁华处长正在接电话,xx赶紧翻身下床,出门去了。

回到报社后,xx老想起华处长,一次做梦,还梦到和华处长做到一起去。

xx也没再提和丈夫离婚的事,丈夫有要求,她也不再拒绝,只是说,你要温柔点儿。兴奋得丈夫直搓手,说,我的好老婆,你总算想开了。

可见,作了修改后,小说的意味得到了升华,艺术品位也更高了。

之所以说这个真实的故事,一是说明《xx》之所以是《xx》,那就是敢于对名家说“不”;再就是哪怕是名家,也有对意味把握欠妥的时候。既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无名作者呢?

让小说具有隽永丰厚的意味,应该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好了,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权当抛砖引玉,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各位文友提出批评。当然,如果有时间,我们也可以现场交流交流,时尚的说法,叫互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