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实习日志

时间:2018-02-07 17:02:50来源:<推荐访问:实习周记
在中国,园林被分为三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中国园林有许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不过它们都由四个基本因素组成,这四个因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大多数的私家花园是在江南,就是因为这里多水源和适宜做假山的石。回想此次实习的收获虽然是点滴零散的,但汇集起来还是颇丰的,这也需要我们善于思考,举一反三。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时间紧,又正值旅游旺季,游客颇多。
一. 金陵第一园----瞻园
我们一部分同学从青岛和老师一起出发,首站南京,经过漫长的旅行终于在凌晨到达六朝古都----金陵, 我们顾不上身体的劳累先行参观瞻园。瞻园原系明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王府之西囿,“堂宇阔深,园沼秀异”,尤以湖石着称,素有“金陵第一园”的美誉,清代与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等并称为”江南五大名园”。
瞻园作为江南名园,风景优美,布局合理。整座园林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游人到此,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瞻园分为两大游赏区,东面为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分五个馆。南、北、西三面为假山,主体建筑静妙堂把园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两个空间,成功地弥补了南北空间狭长的缺陷。山、水、石是瞻园的主景。进入园内,首先看到庭园中玉立着一块太湖石,就是仙人峰。这里有漏窗作框景,从这里看亮处,恰似一幅山水画卷,十分巧妙。仙人峰是瞻园名石的代表,瞻园的奇石还有绮云峰、友松石、步石、炸石等,为江南园林山石之珍品,有些还是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瞻园的山分为南石山和北石山两组,全系假山堆叠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有人说瞻园是着名的假山园,全园面积仅8亩,假山就占3.7亩。瞻园给我印象深刻之处是南面水池和假山的精妙结合,假山设置巧妙,其上遍植植物,让人心旷神怡。南石山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气势雄浑,紧贴住水面。进人假山内,偶尔通过孔洞看到外面的景色映入眼帘,造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山水景观。山上的植物让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机,衬托了南石山秀丽多姿的特色。静妙堂是全园的中心,是一座面临水池的鸳鸯厅,它将全园分成南北两大空间,并置有南北两大水池。南水池紧接静妙堂南沿,靠近建筑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在静妙堂西侧,有一条清溪沟通了南北两大水池,使南北两个格调鲜明的空间有聚有分,相互联系。
瞻园是此次实习的第一站,也是参观园林的第一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二.拙政园
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亦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始建于明正德四年。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园景典雅秀美,充分体现了其作为明代园林的朴素旷远和返朴归真。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其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都临水而建,有的亭榭直接从水中建起,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所占面积很大,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游鱼在荷叶间嬉戏,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倚玉轩西面有一泓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西部原为“补园”,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厅内陈设考究。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卅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布局以远山、松林、草坪、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富有诗情画意。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漂在水面,加上花木映衬,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情趣,四时宜人,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亭台,楼阁,山石, 曲水美不胜收,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三.狮子林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以园内怪石皆形似狮子而得名。全园长廊回绕,结构紧凑,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大型假山群峰峦挺拔,险峻奇特,洞壑深邃。因为当时身心俱疲,还有下一个参观任务,所以不免仓促疏漏,走马观花,体会不深,以后还有机会一定要再来仔细游赏一番。
经过门厅到达燕誉堂, 它是苏州园林中着名的鸳鸯厅。前面为厅,后面为堂,在建筑风格上绝然不同,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作为对景的小方厅两边的大型空窗,采用框景,东西两窗各是两幅画面。园内最精妙的设计是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的意境,环水的见山楼、真趣亭、湖心亭等,高低错落,互为对景。还有几处精妙的对景分别是指柏轩与卧云室,修竹阁与立雪堂,石坊与扇亭等。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的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瘦、透、漏、皱、丑”着名的太湖石堆叠的假山,更是玲珑俊秀,美不胜收。
四.网狮园
网狮园始建于南宋,初名“渔隐”,清初改为“网狮园”,以小巧精雅着称,尺度亲切,保持了苏州旧时世家完整的宅、园相连风貌,是苏州园林中以少胜多的范例。
 
从入口门厅到达作为园内主景的以黄石假山围合的水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园内以水池为中心,面积虽小不觉局促,经过一番游赏,到此不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小中见大。难怪陈从周教授在《中国名园》一文中称“网师园是造园家推崇的小园典范”。
从云岗向东走便来到了引静桥。这是苏州最小据说也是全国最小的石拱桥,誉称袖珍小桥,用花岩石砌筑,园林中架桥以梁板式石桥贴水而过,既便于观赏睡莲,亲水嬉戏,又便于小中见大。引静桥是欣赏网师园中部山水主景区的最佳景点之一。桥一方面形成了别致的桥景,另一方面有分隔水面空间的功能。由于环池亭、台、榭、廊无不面水形成极为生动的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是水院式闭合空间。为了突出水面平波浩渺的水乡气氛,临水而筑的亭阁廊楼都适当缩小了尺度,体型小巧轻盈,体量稍大一些的建筑或隐于山石后或远离池岸,不逼压水面,水中不植荷花不设岛,增强了水面的开阔感。
从射鸭廊南头右拐便来到了小山丛桂轩,这轩对小山,上植丛桂,秋时浓香四溢,香藏不散。小山丛桂轩是园中主要建筑,作四面厅式,单檐歇山卷棚顶,造型轻巧,北墙一扇正方形大窗,冰纹窗格中间为圆形大窗景,既可以在轩内居坐安息,观赏周围景色,又能沿廊游览。该轩一个格窗就是一幅画,通过厅内窗格,环顾四周无数景物画面,步移景异,人在画中游,如在山水中生活。从射鸭廊北头左拐经竹外一枝轩绕水而行即到月到风来亭,坐在此亭隔水看对面又别有一番滋味,不大的假山把粉墙黛瓦和清澈见底的水隔开,避免了两者之间突兀的衔接,起到过渡作用,十分巧妙。
坐在网狮园的美人靠上惬意的欣赏周围的美景,亲切质朴,尺度虽小而不觉拥挤.感觉其内叠山造屋,移花栽木均是一个整体,放到别的地方嫌小,唯在此处正好,处处透露出一种小园典范。
五.留园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留园几易其主,占地两公顷,分为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取胜,以建筑群划分空间,厅堂建筑宏敞华丽,庭院造景富有变化,尤以花石着称.留园是我们苏州之行的最后一站。
留园有两条环水参观的精妙路线,一条自入口经绿阴、明瑟楼、涵碧山房,到闻木樨香轩、可亭,另一条自入口到曲溪楼、濠濮亭,到五峰仙馆。入口处是典型的欲扬先抑,柳暗花明的手法。穿过了“长留天地间”门洞,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窗图案,漏窗俗称“花窗”。在便于通风和采光的同时,可使窗外的景色若隐若现地透过来,因此,花窗在园林建筑中常作为漏景之用。此处六扇花窗将中部景色半遮半掩的透了出来,使人隐约可见,从而激发游人的游兴,催人急于进园去领略窗外那片胜景。同时,从花窗中透出的园景,随着游人脚步的移动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古典园林欣赏中的“移步换景”之妙。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在涵碧山房西侧,可见一条长廊曲折逶迤于中部假山上。我们一般把这种依山高下起伏的长廊称为爬山廊。这条爬山廊不仅有上山廊和下山廊之分,而且还有依墙的实廊与离墙的空廊之相应,整个廊始终处于高、下,明、暗等不同的光线和地势的变化过程中,令人感到妙趣盎然。同时,这条爬山廊在实用功能上还有夏天遮阳,雨日挡雨;联系景点之间的纽带,是一条天然的游览路线;平缓而巧妙的将游人在不知不觉中引到中部假山之上的“闻木樨香轩”。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从建筑形式上看,这实际上是一个依廊而建的半亭,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出闻木樨香轩东行,跨过小石桥沿石径前行,在古银杏之间,可见一六角飞檐攒尖顶的小亭,就是可亭。从可亭往南看,与南面的明瑟楼、涵碧山房隔水相望。同时,可亭与涵碧山房,居水池南北相对而立,无论从建筑体量的大小,地理位置的高低,还是从建筑形态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堪称一种绝佳的对景。过中部水池的小岛小蓬莱和东侧的小方亭濠濮亭便到了五峰仙馆,其东西开有漏窗作为东部的主要建筑,起到了沟通东西的过渡作用,其前面的小院里置有假山,可直接上到二层,十分巧妙。
往东由五峰仙馆前行,便到了冠云峰,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丑”五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宋徽宗“花石纲”中的遗物。其据建筑物的距离与建筑物高度的比例十分恰当,既不会对人产生压迫感,又没有显得后退从而失去观赏的亲切感,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去处,此处已是东部繁杂密集的楼群,亦是留园的精华所在。
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以及承德的避暑山庄一起,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被首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这四个古典园林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七年,苏州古典园林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留园就是首批四个典型例证之一。
六.豫园
豫园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建的,园主姓潘,是个大官。他建此园是取悦于双亲,让他们安享晚年,所以豫园的”豫”字就取其愉悦之意。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此处位于上海传统的小吃街内,周围大多古色古香的楼式建筑。
 
当你走进一个私家花园,视线总会被什么东西挡住,有时是假山,有时是肃穆的照壁。这是园林的一个技巧,称之为障景。不让你一日了然,却让你看到一部分,激发你的游玩兴趣,然后才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上海位于冲积平原上,市内无山、无林,所以“仰山堂”的“山”就指对面那座假山,它高12米,重80吨,在过去乃至今天一直是个奇迹。因为四百多年前没有水泥和熟石膏,人们就用烹煮过的糯米,加上明矾和石灰,把石块粘起来,至今安然无恙。这是园艺大师张南阳的杰作。在假山之后,有座龙墙,豫园总共有五条龙墙。粉墙之上龙形的黛瓦,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诉说着园主的显赫。前行不远有三块石头,中间那块称作“玉玲珑”。这是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蚀而成,原来是给宋微宗的贡品,即宋微宗“花石纲”的遗物,玉玲珑因有”瘦、透、皱、漏”等特点而着称。我想这也是园林功效之一,一个景物使人沉思,达到情景合一的境界。
豫园里有几处粉墙筑在乱石之上,下面有清溪流过,于是就在粉墙下面掏出一个洞,就像一个小小的拱桥,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水里,偶尔游鱼游过,别有一番滋味,引人驻足观望。这是在其他江南园林里所没有见过的巧妙设计,仿佛在诉说着豫园的与众不同。豫园里的假山石有太湖石和黄石,前者玲珑俊秀,后者厚重朴实,两者不同的鲜明风格求同存异,给人以不同的美妙感受。同其他园林一样,亭、台、楼、阁、轩、榭、廊的组合穿插在同一园中,漏窗、假山的巧妙运用,给人以变化清新的感受。
豫园之行是我们此行参观明清古典园林的终点,也给古典园林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山、水、石、建筑、植物共同组成的美丽画卷,人们获得“如在画中游”的美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