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贯彻落实。近年来,濉溪县坚持“三服务、“两满意”的方针,以服务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打基础、蓄后劲、抓特色入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 建立科学的选任机制,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水平
村级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濉溪县按照“选派结合、选育并举、开放选人、梯次储备”的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兴村”战略,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选好配强村级班子。
一是拓宽视野选人。采取“两推一选”、村民直选等办法,着力把热心为民谋福利、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人才选拔进村级班子,让他们挑重担、干大事。把“双培双带”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经纪人、专业协会负责人、在乡大学生等纳入组织视野,跟踪培养,及时吸收。近年来,全县共有410多名“双培双带”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被选拔为村干部,为村“两委”班子输送了“新鲜血液”。
二是反哺人才下派。几年来,从县直部门及乡镇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中选拔熟悉农村工作、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发展农村经济本领的干部到农村任职,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思路、新活力。全县先后选派近300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党组织书记,接收17名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通过发挥政策、信息、思想观念上的优势,有力推动了后进村整顿转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梯次培养储备。从2010年起,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严格考核,发现、培养、储备了一批个私企业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双带型”优秀共产党员,建立了全县村后备干部“星火人才库”,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和较高的素质。目前,全县已有2650多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村级工作有效运转
村级班子能否规范有序运转,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近年来,濉溪县着力实施“待遇留人、关爱暖人、科学管人、激励促人”的管理方式,有效激发调动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兑现政策,待遇留人。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经济待遇普遍较低,补贴兑现较难,导致部分村出现村干部 “心难留”的问题。对此,濉溪县从XX年年起对村干部补贴实行全县统筹发放,大力提高他们的待遇。2010年村正职干部报酬8500元,副职干部6375元,其他“两委”成员5695元;今年正职干部报酬1万元,副职干部7500元,其他“两委”6700元。2010年后,按照前一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的标准,每三年调整一次村干部待遇。采取县财政补贴40%,乡镇财政补贴30%,个人缴纳30%的方式,为村干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缴费标准为村正职干部2200元,副职干部XX元,一般干部1800元。原则上每届调整一次缴费标准,每次正职增长200元,副职180元,一般人员160元。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了全县历届离任村正职干部的待遇。
二是建立档案,关爱暖人。2010年,按照公务员档案的标准,为全县1387名村干部及432名计生专干建立了规范齐全的档案。村干部的档案管理做到了“三有、三统一、一规范”。“三有”即:有专门的档案室,并达到防盗、防火、防潮、防鼠、防虫、防高温的“六防”要求;有专门的档案柜、档案盒;有齐全、准确的纸质及电子档案,并做到档案清,情况明,一人一卷。“三统一”即:统一装订,统一编码,统一归档;“一规范”即:有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通过建立档案,村干部普遍感到了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迸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是创新机制,科学管人。突出推进基层民主进程,规范村干部的工作行为。推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及时受理群众的利益诉求。全面推行党务、村务、政务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同时,积极创新、完善、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三界定,两结合、一拓展”。“三界定”即:界定村务性质,将村务分为日常村务、重要村务、重大村务三类,分类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界定决策权限,明确界定村“两委”联席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三级会议的决策权。界定决策规程,对不同村务,按照不同程序决策。“两结合”即:结合党员议事会活动,结合“双述双评”工作。“一拓展”即:拓展民主提议的范围。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党员议事会成员均可向村党组织提议,有效拓宽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汇集民力的渠道。
四是严格考核,激励促人。建立了党建目标责任制,做到量化目标、细化措施、硬化考核。围绕“干部承诺办实事、群众监督得实惠、科学考评促发展”的目标,建立了以“公开承诺为前提、党员群众评议与上级组织考核相结合”的“一诺双评”机制、“双向述职”机制及百分制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同村干部的绩效报酬挂钩,同后进村的整顿挂钩,同表彰奖励挂钩。2010年,孙疃镇通过年度考核,一次性撤换了8名工作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后,迅速扭转了工作后进的局面,甩掉了组织建设重点帮扶乡镇的帽子。同时,县委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次“二十佳”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十佳”村干部致富标兵,并给予每人5000元的重奖,形成了人人干事创业,人人力争上游的“比、赶、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