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位于湘西州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50.09万人,辖30个乡镇,327个村(居)委会。现有各类五保对象3553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156人,集中供养率为33.6%。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科学发展理念,高度关注农村弱势群体,认真贯彻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理》,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加大敬老院后续管理力度,五保供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农村最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现就我县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五保对象供养提供有力保障。
年初,为切实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及时调整和充实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民政、财政、农业、粮食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委会听取了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工作汇报,召开了全县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永顺县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乡镇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责任。我县坚持把农村五保供养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民心工程来抓,明确目标任务,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和改善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纳入县政府对乡镇、对县直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和不定期地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对各乡镇政府、敬老院开展工作情况专项检查,确保了农村五保供养责任落到实处。各乡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五保供养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狠抓推介典型,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指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乡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得到了社会认可,勺哈敬老院被评为“全省先进敬老院”,列夕敬老院、砂坝敬老院被评为“全州先进敬老院”。
二、重点突出,政策优惠,给五保对象供养重点倾斜。
近年来,我县在财政极不宽裕的情况下,按照“五个有先”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五保供养水平,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一是在安排补助资金方面上优先。我县建立了五保供养费自然增长机制,适时提高供养费标准,现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供养经费由去年的2010年的825元提高到1200元,集中供养对象年供养费由去年的2460元提高到3660元。同时,优先解决五保对象供养经费和五保供养公益服务经费,今年县本极财政预算五保对象供养资金413.04万元、敬老院工作经费32万员、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85.64万元,占全县社报口县本极财政预算总额资助所有五保对象参加了新农合,并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安排定额门诊医疗费,同时在制定新农合管理办法时,考虑到五保供养对象的特殊性,在提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一甲医院按85%、二甲医院按65%进行报销,并按个人自费部分的50%给予医疗救助。三是在实施农村扶贫建房方面优先。在实施农村安居工程、灾毁建房、农村危房改造等农村扶贫建房时,对无房、毁坏和危房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户单独上报,优先解决,通过互帮互助、邻里援建等方式,先后投入265万元为283户五保对象扶贫建房。截止目前,妥善解决了2286名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居住条件。四是在落实义务教育政策方面优先。对于五保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学费、杂费、寄宿费全免,并按月发放伙食费。另外,我县社会福利院将于明年5月份开院入住,部分孤儿和弃婴将得到星级化护理和照顾。五是在死亡安葬补贴方面优先。我县还建立了五保供养丧葬储金会,每位老人去世后,解决1000元的丧葬费,妥善解决五保老人安葬问题。
三、强化管理,优质服务,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提供创造条件
在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周边县市的经验和做法,严格规范供养标准、对象范围和操作程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审批监督制度,逐步形成了严格、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是修建好敬老院。按照“安全、舒适、适用”和“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独具民族特色”的建院方针,先后投入2350万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和“五保之家”共32所,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生活设施,实现了乡乡镇镇都有高规格的敬老院的目标。二是选聘好新机制。为规范规范敬老院管理,我县制定了岗位职责、财务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每所敬老院还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和院民管理委员会,民主理财,民主管院,呈现出“环境卫生一流”,“院务管理规范”,“院民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四是服务好五保老人。推行“四定期,三整理、两规范、一拓展”服务工作法,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从单一满足吃、住等基本生活保障,逐步转化变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需求。
四、适度发展,以副补院,给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创新思路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走出了一条“以院养院、生财补院、科学办院”的新路子,院办经济红红火火,形成“财政供养有保障,院办经济显活力”发展格局。一是因财制宜,适度发展。通过租赁、低价购买、政府划拨、部门援建等方式,为敬老院创办了生产基地,修建了经营场地,添置了配套设施,据统计,全县敬老院拥有耕地238亩、鱼塘4口、猪圈185间(其中百头猪厂一个)、鸡场4个(其中1000只以上鸡场3个)、澡堂2个、门面8间。二是因地制宜,适度经营。在发展院办经济过程中,积极引进,不贪大求全;因地制宜,不搞统一模式,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两岔、勺哈、抚志等乡镇兴建了“百头猪场”,“千只鸡场”,万坪镇采取门面出租,颗砂、吊井等乡镇新建澡堂,院办经济已初具规模,预计今年纯收入在58万元以上。通过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增加了院内收入,改善了院民的生活。三是因人制宜,适度活动。根据身体状况、劳动能力、技术特长,分卫生、后勤、生产组,各尽所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奖代补发劳动补贴,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因才制宜,适度参与。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丰富五保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为每个敬老院配备了棋、牌、了、乐器等器具,使五保老人能有正常的娱乐。在重大节假日活动时,还组织动员县直部门和社会团体编排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文艺节目,踊跃到乡镇敬老院开展慰问、演出等爱心活动。每到逢年过节,个乡镇都自发组织动员干部群众积极为敬老院捐款捐物,真正把敬老院打造成了永顺的孝心场所、爱心平台。通过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新风尚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努力把敬老院建成农村敬老、爱老和宏扬社会公德的场所。
我县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更加改善民生,积极借鉴其他兄弟县市的经验和做法,强化工作措施,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供养水平,努力把我县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再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