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8-02-07 23:24:24来源:<推荐访问:领导讲话稿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整顿机关作风,强化服务功能,提高行政效率,创优发展环境,根据县纠风办的安排、步署,从今年以来,某县工商局紧扣评议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发扬“右玉”精神,真抓实干、把整治服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行政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作为评议的主抓手,以创优发展环境为宗旨,认真开展了政风行风集中评议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下面,就近年特别是今年政风行风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某县工商局目前共有在编干部职工86人,其中党员6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0人,平均年龄41岁。县局机关内设13个股、室、队,下设4个基层规范工商所,即城关、宗艾、南燕竹、羊头崖工商所,共承担着全县1162余户各类企业、5632户个体工商户及各类专业市场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二、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近年来,某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高度重视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完善具有工商部门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突破,狠抓工商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好政风行风责任制,全面加强对干部作风纪律教育,增强法纪观念,进一步推进了全局的政风行风建设,建设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和人民群众信赖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
    三、规范源头,把政风行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
    (一)着力加强政风行风责任制的落实。在抓政风行风建设的过程中,我局实行了“一岗双责”,系统上下年年层层签订了《政风行风建设责任书》,形成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了责任追究,把行风建设纳入了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对单位和个人一律实行政风行风建设一票否决,无论是哪个单位或个人影响了政风行风,将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全局政风行风建设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参与、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着力加强影响政风行风体制机制的创新
    针对工商部门案、费、证、照是容易发生不正之风的重点环节,我局强化治理。通过不断总结行风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加大了影响政风行风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原有的10余项行政审批项目精减为5项。大力推进分权制约机制,在办照中实行登记审核、办照收费、办公室盖章的“三段式”工作程序;在收费中实行“两公开”制度(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在办案中实行“办、定、审”三分离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了收人情费、办人情案现象。本着便民、高效、降低企业成本的原则,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并精简审批程序,实行“一审一核”制。
    (三)着力打造透明公正的工商形象
    我们进一步实行了政务公开,通过某红盾信息网、办事大厅公开栏、政务公开栏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消费者投诉、商品质量抽检结果、执法评议结果和办事内容、程序、收费依据、标准、廉政守则、禁令要求等全部公布上墙,做到了全部公开、真正公开,实行了阳光政务,极大地满足了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的需求。
    (四)着力规范执法执收行为
    一方面,我局通过全面推行执法岗位责任制、行政处罚核审制、执法评议考核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的行政执法“四制”,有效地避免了全系统执法办案工作中的不作为、滥作为、大案轻处、小案大办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全面落实罚缴分离制度,罚款实行银行代收,工商执法人员不直接从事收缴工作,主要精力就是放在市场监管上。
    (五)着力推进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按照上级局的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了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商干部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来防范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认真组织查找了全系统的组织领导、行政执法、注册登记、财务管理等30余个风险点,进一步加强了风险点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防范。
    四、突出重点,用政风行风建设成果推进工商职能工作的履行。
    长期以来,我局坚持用政风行风建设成果推动职能工作的开展,紧贴食品安全、农资市场、消费维权、打假治劣等重点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收到了预期效果。首先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县局同各股所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工商所与经营户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落实了片区监管责任制,各所实行了“两图一书”、“六查六看”管理模式,实行了划片分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精细监管。去年被县政府评为“服务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奥运绿色蔬菜供应保障先进单位“称号。其次是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深入开展了“红盾护农”打假保春耕执法行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第三消费维权工作深入开展。一是认真做好消费维权的宣传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了隆重的“3.15”纪念活动。三是认真做好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工作,做到有投诉及时受理、及时调解处理。四是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全县目前已建有投诉站点223个,12315维权网点已基本覆盖到全县各个村、社区、商场超市,方便了全县消费者投诉。四是打假治劣成效显着。组织进行了成品油、家俱、建筑钢筋、农药、化肥的抽检,开展了家电、饮水机、电饭锅、电动工具、燃气灶、手机等专项检查。开展了虚假广告专项整治、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查、商业贿赂治理、家电下乡市场整治,加大了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查处了傍名牌行为,对食品、危险品、非煤矿山等涉及到安全领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了全县文化市场整治。全县打击传销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露头就打,我县基本无传销活动。五是整治了无照经营,净化市场主体资格。我局采取了“前期宣传、自查自纠、查处无照”三步骤的方法,对全县无照经营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整治中,重点突出,明确目标,对涉及农资、食品、医药、建材、电器等影响生活生命健康的、易燃易爆等涉危行业的无照经营行为进行了快查、快处,对服装等一般经营行业重点进行了教育引导规范。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执法车辆100台/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8454户次,查获无照经营26户,规范办照295户,依法取缔17户,限期整改32户,注销142户。
    五、增强服务观念,积极支持某经济发展
    首先是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准入门槛,努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措施,简化工作程序,共为富强煤业等24户企业简化、快捷地办理各类手续。实施登记注册“绿色通道”,为全县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扶持指导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截止目前,共为106名失业人员、残疾人、返乡农民工通过绿色通道申办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并减免相关费用0.22万余元。三是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上门向农民认真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共向农民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通过放宽准入条件,免费发照,全程引导服务,积极帮扶等措施,从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全力帮扶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共发展和登记养殖、蔬菜、林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500多户。同时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做好工作,积极发展和培育农村经纪人26余人,推广了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以促进农民增收。订单农业金额达2100万元,经纪业务量1.6亿元。四是商标战略推进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广泛宣传,增强商标品牌意识。二是认真开展了“一所一标”工作,宣传和引导农民经营户申请注册商标33余件,目前全县已注册商标达88件。三是积极推动“某豆腐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四是商标战略工作稳步推进,继去年被省局认定4件商标为“山西省着名商标后,又有4件商标被培育为山西省着名商标候选商标;五是加大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多起,罚款万元以上案件两起。
    六、落实各项措施,狠抓投资环境建设。
    一是结合工商实际和县域经济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局30条”和“市局45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精神。二是在某电视台公开进行了改善发展环境的承诺,认真践行各项服务承诺。三是在工商窗口推行“三清四通五办”工作模式和六个一的便民服务措施,开展“三心一满意”活动。四是进一步创新监管服务方式。我们采取对企业、个体工商户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只纠不罚”制度,拒不改正的才依法处理,坚持处罚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不以罚款为目的,但对那些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从重从严从快予以处理,有效地整顿了市场经济秩序,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积极推行行政指导,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再树工商新形象。在市场主体准入中实施注册登记事务引导制;在生产经营中规范运行引导制,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促使市场主体依法守法经营,帮助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引导,促使市场主体规范经营,规避经营盲区、误区,引导、促使市场主体审慎经营;在监管执法中实施查处违法疏导制,以宣传教育、苗头疏警为主,对轻微违法行为予以告诫规劝,及时消除违法行为;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实行维权兴企引导。引导市场主体树立诚信意识、品牌意识、发展意识,促其做大做强,同时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吸纳各方代表好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切实为地方经济突破发展服务,逐步提升工商系统的形象和威信及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