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省新闻出版局周局长亲自带队到xx调研指导工作,我们深感荣幸,也倍受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局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省局厚爱。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说文解字》释:“盱,张目为;眙,直视为。”寓意登高望远、高瞻远瞩。现辖xx镇x乡,x万人,x平方公里,x个村(居)。
XX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原xx县文化局、xx县广播电视局合并组建xx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挂xx县版权局、xx县文物局牌子。内设新闻出版科等6个科室。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广新工作,尤其是新闻出版工作。摆上日程,列入目标。重点工作县领导还亲自过问,全力推动。
(一)加强农家书屋建设,把农家书屋法治文化,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亮点和法治品牌。
我县农家书屋建设XX年启动以来,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社会支持”的思路,规范化实施,建管用并举。XX年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县建有农家书屋264个,省级农家书屋法治文化示范点2个、法治文化宣传点5个,总藏书量39.6万册,年接待读者约29万人次。在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引导农民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满足农民群众的法律知识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到位。从XX年起,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步步推进,年年提升,并将每年8月定为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宣传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推动活动有序开展。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各乡镇文广站、司法所、派出所联合农家书屋分别开展法治文化宣传展、普法专题讲座、法治读书征文比赛、法制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如县文广新局组织“都梁文化大舞台”,开展法治大篷车进企业送法维权宣传月活动;宣传部门通过电台、电视台在全县组织播放法治教育影片;县纪委、县检察院举办专场反腐倡廉讲座和座谈会,经常进行警示教育;县zd委等部门组织开展百名zd干警大走访活动,深入重点企业,帮助企业建立法律工作室、职工维权网和法治宣传一面墙;县教育局发放《致全县中小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组织中小学学生家长同子女一起签订遵纪守法承诺书,开展“法律在我身边”演讲比赛以及学法守法作文大赛等活动;县司法局实施“法律明白人工程”,促进农村学法用法深入开展;县总工会等部门组织开展法治文化进企业活动,向企业职工发放法律知识读本,举办企管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县黄梅剧团、xx老年大学等文艺团体编排法治文艺节目,到各乡镇及农家书屋巡演,把优秀法治文化送到基层。这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我县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法治文化建设内容,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画廊、板报等,大张旗鼓地宣传农家书屋,张贴新书告示,介绍读书典型,录播演讲比赛。各乡镇也都能利用农村文化长廊,用老百姓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法治文化,引导农民科学致富、维护权益,全县法治文化长廊近15000平方米。发挥县黄梅戏剧团的独特作用,组织开展法治文化村村行、百场农家书屋法治文艺演出进乡村活动。XX年4月27日上午,xx市“法治文化乡村行”暨“周恩来读书节”、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年启动仪式,在我县官滩镇古河村隆重举行。时任市委常委、市委zd委书记史国君、省新闻出版局政策法规处、常州市文广新局、xx市文广新局及市直文化单位、各县区分管领导、我县各相关单位、各乡镇分管领导、综治办、司法所、文广站负责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xx黄梅剧团现场为古河村的群众送去了一台法治文艺演出、举办了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建设和全民阅读成果图片展。图书馆除了不定期编印《农家书屋》报刊外,每季度还到各乡镇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全年漂流图书1万多册,每年免费送图书下乡2万册,法治宣传教育的受众不断增加,法治文化在农村的影响进一步提升。
3.法治文化建设资源,整合到位。我县还创新性的将农家书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xx”普法和农民法治学校有机整合在一起,打造数字农家书屋。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为广大群众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技术讲座;免费为农村留守儿童放映爱国主义影片、动画片。我们还把农家书屋和农民法治学校当作“xx”普法的主要阵地,对农民进行专题性、针对性、集中性的法治文化教育。
4. 法治文化“三个一”工程建设,实施到位。要求各乡镇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照《XX年xx县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x办发〔XX〕xx号文件精神,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传播法治文化、建设法治驿站”为核心,以推进“全民阅读”、营造全县人民崇尚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为目标,确保每个乡镇打造一个固定电影银幕、一个法治文化示范村(居、社区)、一个法治文化广场(公园),设立法治宣传教育栏、阅览室、法律援助(服务)室、法治学校等,通过每周放映一场法治电影、每月表演一场法治文艺演出、每季度举办一次法治图片展等活动,使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宣传常态化开展。
5.管理员队伍,落实到位。针对苏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现状,我们充分利用起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村支书、老法律工作者和老教师这“五老”以及大学生村官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聘请“农家书屋法治宣传员”、“农民法律顾问”,这些管理员,文化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工作责任心强、不计报酬。定期举办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观摩学习,以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难题。
(二)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县的“扫黄打非”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活动。先后获得江苏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模范县、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等荣誉。这些重要荣誉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1、领导重视,健全网络,为“扫黄打非”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县委、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超前谋划,精心部署,不仅在政策、经费、装备、人员等方面予以倾斜和保障,县领导还多次带队参加全县“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专项工作会议。出台工作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考评联动制度、举报奖励制度、检查记录制度等各项长效工作制度,细化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并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全县19个乡镇和4个国家4a级景区都相继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责任制、一岗双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推动我县“扫黄打非”工作向乡镇、村(居)、社区延伸,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保证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形成了各司其职、专项治理联合行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使我县“扫黄打非”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2、强化监管,突出重点,为“扫黄打非”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措施保障。在坚持日常巡查常态化的基础上,组织文广新、公安、工商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涉黄涉非”违法行为,立足乡镇、村(居),重点加大对音像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网络市场、娱乐市场的查处力度。对旅游景点及其周边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严厉打击在旅游景区进行销售、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努力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
3、加强宣传,注重教育,为“扫黄打非”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扫黄打非”工作的进展情况;通过“法治大篷车”、《举案说法》等栏目深刻披露有关涉黄涉非的案例,让广大群众知晓涉黄涉非的危害性,引导经营业主自觉守法经营,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掌握了“扫黄打非”工作的主动性。
(三)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创建“书香之乡”县。
自XX年第二届“xx市农民读书节”举办以来,我县就积极探索与“xx市农民读书节”的联动机制,以鲜明的农家书屋法治宣传教育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除延续以往的经典诵读、主题征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红领巾读书征文等形式外,还以名家讲座、数字阅读、爱国主义教育、女性讲座、图书漂流等与时俱进的创新形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全民阅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法治宣传氛围,多次被评为“xx市周恩来读书节”优秀活动项目。为了使全民阅读活动不留死角,我县每年都会开展送法治图书进监所活动,使在押犯人学法、知法、懂法;在县工业开发区建立两个职工书屋,使农民工能够多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利用农家书屋在寒暑假期间对留守儿童开展读书学法活动;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开展寒暑期学生教育讲座、优秀爱国影视剧展播和向广大青少年读者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
XX年,我县将“书香之乡”县创建工作提上日程,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狠抓落实,有序推进。在XX年xx市周恩来读书节活动中,我县刘晓东家庭、赵中家庭被评为书香之家;马坝镇沙坝社区、桂五镇高庙社区被评为书香社区;广播电视台被评为书香机关;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被评为书香单位;马坝镇、官滩镇、黄花塘镇分别荣获书香之乡(镇、街道)荣誉称号。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新闻出版工作的扶持力度。从政策层面上,建议出台既有利于事业发展,又有利于产业提升的激励政策。从基本层面上,一方面建议省局扶持解决农家书屋书橱、桌椅、电视、电脑等内部基础性设施数量不足,档次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帮助基层提供或补助扫黄打非工作执法装备缺失,执法经费不足等问题。
2、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新闻出版工作人员及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建议省局多办培训班,多组织交流观摩会,通过多种方式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业务素质,以便于更好地服务地方群众。
3、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建议将新闻出版工作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的考核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