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会上的家长发言稿

时间:2018-02-08 01:09:35来源:<推荐访问:家长会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曾老师及各位家长:
下午好!我是漆睿杰的家长,应班主任李海燕老师的邀请。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孩子的家庭教育,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共勉。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儿子,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平和的家长,如何在交往中体现平等、理解、尊重和爱。漆睿杰今年十岁了,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乐观、豁达;在十年的育儿过程中,我也时常感到焦急、急躁、忧虑,但更多的是体会到幸福和快乐、感恩和爱。
倾听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漆睿杰从小就嘴巴多,喜欢说话。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很注重倾听他说话,一般,我们都会蹲下身子,停下手中的事,听他说话。在他说话时,不急于发表评论,耐心的听他说完,经常以提问的形式寻求他对问题的看法,引导他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探索,不会直接给他答案。别小看倾听,在心理学上,它是一项治疗手段。一般来说,诉说者在没有干扰的倾听中,会自己逐步理清思路,在提问中知道问题的症结,恢复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孩子此时感受到了关注、尊重、理解与时间,接受到了父母传递的力量。而且,此举可以密切亲子关系。
尊重孩子,平等地与之相处,做孩子的朋友。尊重孩子,平等地与之相处,让孩子有安全感,感觉到他无论怎样说都不会招到家长的责骂、批评,让孩子充分敞开心扉。有段时间,我可能工作比较忙,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较之平常,他与我说话,我更多的给予指示,建议,甚至粗暴的干涉,这很让孩子反感。有一天,他平和对我说“妈妈,你不是我的朋友,你做不了我的朋友!”他的话很让我反思自己。要让孩子自己能和家长讲心里话,并可以和家长说心里话,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孩子的思想动态,对孩子各种情况,有哪些值得欣慰的,有哪些是需要引导的而有所了解。
做孩子的朋友,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抽出时间接触孩子的朋友。每周我都会带着去爬山,顺便与之聊聊一周以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我感觉:这个时候孩子的思想很放松,很多平常不愿讲的话题,这个时候都会说,只要方法恰当。有一段时间,老师反映儿子上课开小差,我也很着急,怎么问都问不出原因。有一天,我们在苏仙岭边走边聊,说到这个话题,儿子告诉我说“教室前面那棵梧桐树叶子黄了,随风从树上飘落下来,像蝴蝶,我经常看得入迷了。”多美的景色,我没批评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只是告诉老师给他调了一个座位。
可能是受我的影响,他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别人。有一次爬山之前他要吃一碗牛肉拉面,面需要临时拉,我有些不耐烦了,儿子见状,不动声色地搬了把凳子让我坐下,说“妈妈,别着急,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在他绘声绘色地讲述中,我的心渐渐安静下来--------虽然他有那么多缺点,但我真的很欣慰。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适发展自己
无数实践表明,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会分析和接纳自己了,身为家长,要告诉孩子他在您心中的形象。
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但是,拔尖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我认为学习好固然重要,孩子的自身素质教育也不能放松,如果孩子从小学坏了,长大后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所以,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要分清是非,不要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尊师重德,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把“对不起”,“谢谢您”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漆睿杰在父母的单位是出了名的调皮鬼,老人家经常说他“上滑皮树”。但他在外面,尤其在同学家做客,家长都很喜欢,说他讲文明、有礼貌,因此经常成为别人家的常客,一个电话告诉家里,到同学家去了。

多鼓励、少批评,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孩子有一点进步,我就表扬他,使他今后做得更好。我们都知道“读书很辛苦!”孩子起早贪黑在学校读书确实很不容易,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动不动就说孩子,应该理解他们,体贴他们,如果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前段时间,孩子回来总是垂头丧气,或是被老师说了,或是被班干部登名字了,或是被班干部批评了,等等,反正就是不开心,感觉老师、同学不喜欢他,声称自己是垃圾。“那,你自己喜欢自己吗?!”我问他,他愕然,显然,他在思考;“一个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别人是没办法喜欢你的!”我告诉他,然后我帮他分析事情的起因,带着他就事论事,帮助寻找自身的优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儿子又变得很阳光。
发现问题正确面对,发现缺点及时纠正。孩子的在校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比和家长接触的时间长。现在有了学校和家长互动平台,它是一个纽带,把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紧密地联系了在一起,我们家长通过这里可以随时了解到孩子的动态变化。我们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都会犯错误。当我们听说孩子做了错事时,应该冷静的听孩子陈诉,和他一起分析错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帮他找出他可以接受的积极的改正错误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责骂,甚至是打。就说我们漆睿杰吧,虽然比较懂事,但毛病也不少,在英语学校坐在座位上,凳子经常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还经常讲小话。孩子回到家,我就像和他聊天似地问他;“儿子,今天感觉怎么样,累吗?”我觉得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孩子,用爱感染他。儿子回答完后接着我就问,“今天在学校过得好吗?还开心吗?”儿子跟着就说,“妈,别提了,今天因为讲小话,挨批了,很郁闷!”呵呵,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告诉他,我们应该相信老师,尊重老师,老师所作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告诉他一个小小举动也是错误的,它小到影响自己的形象,大到影响班集体。并教他如何克制自己,他欣然地接受了。关于“吱嘎、吱嘎”的声音,我告诉儿子一个拼字游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在不停跳绳的状态下,记单词最快;告诉他要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从内心自己尊重自己,然后你的不足就不会阻碍你,总是自己为难自己的人是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的;事后我还与老师沟通,告诉他这可能是儿子缓解自己焦虑心里的一种方法,并建议他看看美国大片“拼字游戏”,英语老师也很配合。现在,我已很久没听到这样的反馈了。
容忍孩子的缺点,毕竟人的认识是有限,更何况是孩子。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一起解决问题,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个实践的过程,学习是个锻炼的过程,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不断完善自己。在我们的引导下,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学会包容,学会遇到问题不回避、不隐瞒,正确面对问题,变得豁达、真实、坚忍。
提供实践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学习,在承担中成长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做家务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办法。可有关调查显示,我国90%的独生子女从未做过或很少做家务劳动。我认为,出现这种现状,不是因为孩子懒,也不是孩子手笨,而是家长们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权利。大部分家长怕做家务影响孩子学习,认为只要孩子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做家务那是大人们的事,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有的孩子想动手,可家长嫌孩子毛手毛脚,只会添乱;有的家长怕孩子累。久而久之,不但打消了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而且无形中使孩子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其实,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搞卫生、整理房间、洗碗、洗菜、做饭等,不但能让孩子学到一些生活技能,而且能让孩子从劳动成果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孩子会在劳动实践中增强独立意识,树立自信心。前几年,我在北京学习,他妈妈下班很晚,8岁时漆睿杰做第一餐饭菜,把妈妈感动的。8岁以后,每年暑假,他都会做一次社会调查,他妈妈协助他写好调查报告。这样,很好的锻炼了与陌生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他妈妈还会抽空陪他参加福城自愿者活动、外出旅游等,有意识地培养了他的爱心、社会责任感以及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在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上,我们一定要学会放手。我们退一步,孩子就会进一步,让孩子在承担中成长。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孩子的许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学到的。懂得让孩子去体验、去感悟生活,在体验中成长,在感悟中成熟。
最后,我想说,永远不要对你的孩子失去信心。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我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让他扬长避短。
感谢李老师、曾老师,感谢所有教过我儿子的老师,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们地茁壮成长。家长们,我们的孩子们坐在同一条船上,我祝愿他们一起,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