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梅列区陈大中心小学现在编教师61人,,25岁以下的占12%,25至30岁的教职工占28%,30至45岁的占25%,45岁以上的占35%。高级教师27人,取得本科学历的有4人,38人获得大专学历;现有市级骨干教师7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全校中共党员15人,退休教师14人。
(一)存在问题
1、年龄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不合理根究其源,是因为近几年来,由于进城考试的实施,学校的许多教学骨干教师都考入城里学校,这样势必造成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从而影响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本校的教师年龄结构来看年轻教师和老教师所占比例最大,年轻教师正处于学习阶段,不能委以重任,而老教师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缺乏竞争意识,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大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占统治地位。
2、缺乏激励机制。
对农村教师的倾斜政策不够明显,使教师安心农村工作的意愿不强。一是原有的住房公积金倾斜政策在工资改革后也与城里教师一致;二是农村任教的教师交通费没法落实;三是对于在农村任教十几二十年的教师没有奖励措施。
(二)、解决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1.广泛开展强弱学校帮扶互助活动。
开展农村支教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到农村支教的教师应根据农村的需要配以相应的骨干教师下乡支教。下乡支教的教师需明确其职责,下乡至少要2年以上,考核由农村学校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回城。对于新毕业生可以先到城里学校进行实习,在业务素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后再分配到农村任教,这样就更能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2.出台对农村倾斜政策。
对于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在完小任教的教师应有相应的补贴,为其解决交通、吃、住问题。对在农村安心任教十五年以上的教师给予特殊的津贴,鼓励教师留在农村。
二、学校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现代技术装备概况
1、现状分析
陈大中心小学地处三明市区西北郊陈大镇本点,位于三明市市委、市政府“南拓、北扩、西进”发展战略中“北扩”——建设瑞云新区的中心地段。近几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现代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校园选址、布局合理,有规现模12班,学生444人,学校占地面积6114㎡,折合9.171亩,校园建有围墙和校门,校园封闭,配有升旗设施,整体美观庄严。现有教室13间,班班有标准教室,课桌椅配备齐全,尺寸规范,表面平整。厕所符合卫生标准,使用方便。其中男生厕所有5个蹲位,五米小便糟,新建学生公寓为四层框架结构,布局合理,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宿舍坚固安全,配套设施齐全,通风、采光和卫生状况良好,学生宿舍设有厕所、盥洗设施。按要求配备生管教师,管理规范。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定期消毒,通风、采光良好、卫生、整洁。基本满足寄宿生在校的生活条件。
校园用地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其中:运动场地面积3800㎡,一组3条跑道的60米简易直跑道。一个篮球场。绿化用地面积1000㎡,校舍面积4050 m2,现有教学楼一幢(教学和办公用,含多媒体教室、语音室、音乐室、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室、图书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心理健康室等,分前楼和后楼,总面积为2592平方米),
实验室设施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基本要求。实验教学仪器小学达到《福建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分组实验能保证按4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配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实验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学校配有远程教育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或计算机网络教育及教学资源,各学科有教学资源库和教师课件用于教学。
学校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面积48㎡,计算机完好率达95%以上,信息技术教育满足 “三人一机” 教学,配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设备,学校设有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藏书量6772册,报刊种类40种,配备兼职管理员。配有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间。办公电脑14台。
体音美教室和器材室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试行)》基本要求。体育器材按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配齐,音乐、美术器材按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ⅱ类要求配齐。
按要求设立卫生室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管理规范。
2.拟改善、建设的项目:
①校园文化建设(食堂、学生宿舍、围墙、塑胶跑道);
②添置8台办公电脑;
③增设部分体育室外设施;
④对学校门口的相关设施进行改善(门、路、景观等);
⑤教学楼走廊粉刷,台度油漆;
⑥班级多媒体建设。
合计资金72万无。
三、留守儿童
(一)措施落实,注重实效
1、认真细致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
本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人数有一定减少,现有12人。
2、建好留守儿童档案。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已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去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3、对留守儿童坚持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本学期留守儿童的成绩情况看,90%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一定进步,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还名列前茅。
(2)生活上优先照顾。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对待留守儿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心和照顾。如有的留守儿童生病,及时地将他们送到医院去看病,孩子挂瓶就守护在旁边。
(3)活动上优先安排。我校组织的各项少先队活动中,都优先让留守儿童参加。
4、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
XX年年区、镇级个别领导每人帮扶我校一名特困的留守儿童。学校也积极开展一对一的“师生结对帮扶”活动。
5、坚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对留守儿童开展谈心交流和家访制度。
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儿童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6、继续加强寄宿生管理,加强寄宿生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寄宿的留守儿童每天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只有学生生活舒心,家长才能放心。
(二)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考
1、多方努力,积极配合,做好留守儿童的监护,让“代理家长”充分发挥监护作用。
2、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3、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及时进行心理矫正。
4、多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周边及校内安全隐患
校内安全隐患:
1、校门口学生放学路队安全问题。
整改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能在校门口立交通警示牌,增强学生放学路队的安全性。
2、校内围墙年久失修。
整改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能预拨资金给予维修。
周边安全隐患:
1、校门口小卖部有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整改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能定期对校门口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严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