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探讨

时间:2018-02-08 01:40:27来源:<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市农办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对我市新农村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进行了粗浅探讨。
一、成效
中央xx届五中全会作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后,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总揽全局的大事来抓,因地制宜谋发展,创新机制抓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因地制宜谋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新格局。粮食播面107.1万亩、总产50万吨,雄倨全省第16强,巩固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地位。生猪出栏185万头,建成5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荣获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卤菜产业在规范中壮大,铜鹅出笼达95万羽,**被冠名为“中国卤菜之都”。脐橙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连年被指定为馈赠外国元首专用礼品。药材开发步入稳健发展轨道,草本药材面积逾2万亩。蚕桑产业订单基地近5000亩。华鹏食品等2家企业、国辉米厂等9家企业分别被评为全省、邵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菁芗”大米等14个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38家。流转土地14.6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示范片6个。
2、整合资金办大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各炒一个菜、共做一桌席”的投入思路,整合支农资金,重点突破农村水、路、电、村部等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完成通达工程104.8公里、通畅工程878.9公里,村道硬化率近九成。整治病险水库17座,解决111个村、6.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被确定为全省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在完成79个村电网改造的基础上,新启动百村农网改造工程。农机总动力达34万kw,荣获“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建成沼气池6735口,改厕6.4万户。实现电话、电视村村通。16.5万亩退耕还林通过省、国家级验收,森林覆盖率达43.23%。
3、科学引导抓办点,示范村建设创立新机制。先后启动东元等9个省级示范村和安乐等36个市级示范村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第一、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发挥主体作用。对建设进度严重滞后或矛盾异常激化的示范村,视情降格或淘汰,形成良性竞争局面。第二、建立挂联帮建机制,凝聚建设合力。每个示范村由1个以上市团领导挂联、4-5个市直单位援建,每个帮扶单位安排1名干部、1万元以上资金帮建。第三、建立规划编制机制,优化技术服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新农村建设巡回指导组,逐村提供规划编制、技术指导、项目支持等服务。第四、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强化主导作用。制订示范村目标管理考核、以奖代投办法,安排专项资金以奖代投;采取无偿供苗方式,引导拦马等9村完成村道、院落绿化;结合农村安居工程项目,帮助山口等4村60余农户完成改房。第五、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形成投入合力。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整合支农资金1.37亿元,相继建成幸福、天子山2个示范片,被确定为全省示范项目区。
4、统筹推进促和谐,农村社会发展呈现新风貌。正式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扶贫工作重点比照县。移民后扶工作被省、邵阳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核定大中型水库移民2972户、8844人。减负工作常抓不懈,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口站所改革有新进展,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中型水利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农民教育培训逐步加强,建成培训基地21个。科学、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村账乡代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制度广泛实施。村级活动场、农家书屋建设空前加强,全市新建村部79个、农家书屋5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