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成语名字】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汉语拼音】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近义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反义词】: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成语出处】《旧唐书·宇文融传》:“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夫千计,亦有一得。”
【成语解释】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造句】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没有十全十美的完人。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成语故事】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唐朝历代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
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他挑选文士,拟订了完整而庞大的搜集资料和编写工作的计划。写作是在唐国史的基础上,利用当时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缀补而成。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意思,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是什么意思,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近义词,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反义词,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故事,智者千虑,或有一失造句,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