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
【成语名字】扬汤止沸
【汉语拼音】yáng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
汤,热水、开水。将锅中的沸水舀起,再倒回去,以止住沸腾。比喻暂时纾解困境,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语本《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
【成语典故】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
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于中?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
【成语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文子.上礼》、《淮南子.原道》、《淮南子.精神》、《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刘廙》。
2、 汤:热水、开水。
〔参考数据〕
《文子.上礼》
夫人之所以亡社稷,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未尝非欲也。知冬日之扇,夏日之裘,无用于己,万物变为尘垢矣。故扬沸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
《淮南子.原道》
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
《淮南子.精神》
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刘廙》
魏讽反,廙弟伟为讽所引,当相坐诛。太祖令曰:“叔向不坐弟虎,古之制也。”特原不问,徙署丞相仓曹属。廙上疏谢曰:“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可以死效,难用笔陈。”廙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文帝即王位,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卒。无子。帝以弟子阜嗣。
【成语出处】
1、《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内食。”
2、《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刘廙》:“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3、《贞观政要.卷一.君道》:“譬之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乱,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
4、宋.李觏〈寄上范参政书〉:“若曰患更张之难,以因循为便,杨(扬)汤止沸,日甚一日。”
5、《三国演义.第三回》:“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6、《明史.卷二一四.刘体干列传》:“宜着为令典,岁终使科道臣会计之,以清冗费。二冗既革,国计自裕。舍是,而督逋、增赋,是扬汤止沸也。””
7、清.钮琇《觚剩.卷七.惠士陈言》:“以致鱼泣釜中,未见扬汤止沸;猿啼树里,更逢纵火烧林。”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暂时纾解困境,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使用类别 用在“方法失当”的表述上。
【扬汤止沸造句】
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扬汤止沸的方法,无法澈底解决问题。
2、他竟然选择借高利贷这种扬汤止沸,于事无补的方法来处理公司的财务危机。
3、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只采取简单的罚款办法,无异是扬汤止沸、无济于事。
4、你一直供他钱,不过是扬汤止沸的作法,最好还是让他学会节俭,并且自立更生,才是真正帮助他。
辨识
【近义词】:救火扬沸
【反义词】:釜底抽薪
【扬汤止沸的成语故事】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代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完成的集体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有汉高诱注。其内容综合九流百家,畅论天地人物,多主儒术,而参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赅,颇有功于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称为《吕览》。在〈季春纪.尽数〉中提到,如果把沸腾的热水舀出来,再倒回锅中,想要使其不再沸腾,这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把锅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没了热源,滚汤自然也就不会沸腾了。后来原文“以汤止沸”演变出“扬汤止沸”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暂时舒解危急的困境,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扬汤止沸,扬汤止沸的意思,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扬汤止沸的近义词,扬汤止沸的反义词,扬汤止沸的故事,扬汤止沸造句,扬汤止沸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