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少见多怪

少见多怪

【成语名字】少见多怪
【汉语拼音】shǎo jiàn duō guài
【成语解释】
因为少见而感到惊异奇怪。讥讽人见识不广,遇平常之事亦以为惊怪。语本汉.牟融《理惑论》。
【成语典故】
汉.牟融《理惑论》(据《弘明集.卷一》引)
问曰:“云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其异于人之甚也?殆富耳之语,非实之云也!”牟子曰:“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言马肿背。』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子,皋陶马喙,文王四乳,禹耳参漏,周公背偻,伏羲龙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玄、鼻有双柱、手把十文、足蹈二五,此非异于人乎?佛之相好,奚足疑哉?”
【成语注解】
1、馲驼:即骆驼。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脊椎动物。身形高大,背上有驼峰,依驼峰可分单峰和双峰两种。双重眼睑,可挡风沙。脚下有肉垫,适于沙漠行走。能反刍,有高度耐饥渴的能力。可供骑乘及载货,是沙漠中的主要负重动物,故亦称为“沙漠之舟”。原产地在北非、阿拉伯、伊朗、中亚和西班牙等地。亦称为“橐驼”。
【成语出处】
1、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不识古字而误改例》:“学者少见多怪,遇有古字而不能识,以形似之字改之,往往失其本真矣。”
2、清.赵翼〈石蟹〉诗:“繄兹变幻何足异,水土阴凝成磊落。陋儒少见每多怪,说与但增心胆愕。”
3、《黄绣球.第二六回》:“这都是我们地方上民俗野蛮,少见多怪,惊吓了夫人小姐,且请宽容,不必动气。”
4、清.魏源《圣武记.卷七.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上》:“彼鄂尔泰者,不陈明其所以然,而徒予世人以少见多怪也。”
5、《萤窗异草二编.卷四.翠微娘子》:“然世人少见多怪,群疑满腹,妾与君不可复居于此。”
6、《孽海花.第一一回》:“剑云的论《公羊》,正当的很,也要闻而却走,真是少见多怪了!”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讥讽人见识不广,遇平常之事亦以为惊怪。
使用类别    用在“见识浅陋”的表述上。
【少见多怪造句】    
1、小明真是少见多怪,连蟒蛇都没见过。
2、这种事经常发生,没什么稀奇,你就别少见多怪了。
3、他这个人就是少见多怪,什么事都大呼小叫,我们习惯了就好。
4、当小王看到车站内有情侣拥吻,竟然瞪大了眼睛,真是少见多怪。
5、她第一次看到水牛,惊喜万分,大家都笑她是少见多怪的城市佬。
辨识
【近义词】:大惊小怪,失惊打怪,蜀犬吠日,粤犬吠雪
【反义词】: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辨似:
形音辨误    
同    “少见多怪”及“大惊小怪”都有对事物表现了过份惊讶的意思。
异    “少见多怪”特指对平常的事物也觉得惊讶,侧重于因见闻狭隘而惊怪;“大惊小怪”侧重于因反应过度而惊怪。
少见多怪    大惊小怪    辨似例句
她第一次看到水牛,惊喜万分,大家都笑她是少见多怪的城市佬。
孩子只是有点感冒,不必大惊小怪地到处求神问卜吧!
【参考词语】:见少怪多
【汉语拼音】:jiàn shǎo guài duō
【成语解释】:即“少见多怪”。见“少见多怪”条。
1、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
【少见多怪的成语故事】
“少见多怪”一语原是讥人因见识狭隘,故而对佛的超凡相貌有所怀疑,以为是过于夸大的传言。据汉.牟融《理惑论》载,有人问道:“你说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种显著特征、八十种细微特征,这与一般人差太多了,应该不太可能吧!”牟子回答:“俗话说得好:少所见,多所怪,看到骆驼的驼峰以为是肿起的马背。像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不都与平常人有极大差异?所以这些异相是确实存在的,你不能因为自己没看过就怀疑佛的不凡相貌啊!”牟子以为,若有人因为没见过异人与佛的超凡相貌,便肤浅地以为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人与“睹馲(ㄌㄨㄛˋ)驼言马肿背”者同样可笑。后来“少见多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讥讽人见识不广,遇平常之事亦以为惊怪,如清代小说《孽海花.第一一回》:“剑云的论《公羊》,正当的很,也要闻而却走,真是少见多怪了!”便是这个意思。
上一篇:瞠目结舌
下一篇:十恶不赦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少见多怪,少见多怪的意思,少见多怪是什么意思,少见多怪的近义词,少见多怪的反义词,少见多怪的故事,少见多怪造句,少见多怪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