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
【成语名字】口若悬河
【汉语拼音】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
说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比喻能言善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成语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
【成语注解】
1、王太尉:王衍(公元246~311),字夷甫,晋临沂人。以清谈著称,累官至司徒。西晋亡,投降石勒,后为石勒所杀。
2、郭子玄:郭象(公元252~312),晋河南人。少有才学,好老庄,能清言。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曾为《庄子》作注。
3、 悬河:倾泻不止的河水,可指瀑布。
4、写:通“泻”。
〔参考数据〕
另可参考:《晋书.卷五○.郭象列传》、晋.裴启《语林》(据《北堂书钞.卷九八.谈讲》引)
【成语出处】
1、宋.赵蕃〈赠耆英见过〉诗四首之一:“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2、《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但遇着人,或坐或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是一回。”
3、《儒林外史.第四回》:“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典故,不由得不信。”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能言善辩。
使用类别 用在“善于言谈”的表述上。
【口若悬河造句】
1、没有口若悬河的本事,怎能成为演说家?
2、他一坐下来就口若悬河地说起他的探险经历。
3、他一反平常的结巴,口若悬河似地辩论起来。
4、这场辩论赛,双方主辩都口若悬河,十分精彩。
5、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真是当外交官的好人才。
6、他一逮住机会,就口若悬河似地说起自己的看法。
7、他生性木讷,并不是一个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人。
8、他能说善道,每次发表言论都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9、只听他口若悬河地在那儿瞎吹,却不见有几个人在听。
【近义词】:能言善道
【反义词】:拙口钝辞,笨口拙舌,张口结舌,期期艾艾,结结巴巴
【参考词语】:悬河写水
【汉语拼音】:xuán hé xiè shuǐ
【成语解释】:义同“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
【参考词语】:悬河泻水
【汉语拼音】:xuán hé xiè shuǐ
【成语解释】:义同“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北堂书钞.卷九八.谈讲》引晋.裴启《语林》:“王太尉问孙兴公曰:『郭象何如?』人答曰:『其辞清雅,奕奕有余。吐章陈文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2、《晋书.卷五○.郭象列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参考词语】:言类悬河
【汉语拼音】:yán lèi xuán hé
【成语解释】:即“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列传》引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参考词语】:辩同河泻
【汉语拼音】:biàn tóng hé xiè
【成语解释】:犹“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艺文类聚.卷三八.礼部上.祭祀》引南朝梁.徐悱妻刘氏〈祭夫文〉:“惟君德爰礼智,才兼文雅,学比山成,辩同河泻。”
【参考词语】:言若悬河
【汉语拼音】:yán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犹“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隋书.卷六七.裴蕴列传》:“蕴亦机辨,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
【参考词语】:口似悬河
【汉语拼音】:kǒu sì xuán hé
【成语解释】:犹“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唐.白居易〈赠僧诗五首.神照上人〉:“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
2、《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参考词语】:辨口如悬河
【汉语拼音】:biàn kǒu rú xuán hé
【成语解释】:犹“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参考词语】:泻水悬河
【汉语拼音】:xiè shuǐ xuán hé
【成语解释】:义同“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九岁明《诗》,七龄通《易》……泻水悬河之辨,背碑覆局之精,标映前哲,公实多敏。”
【参考词语】:悬河注水
【汉语拼音】:xuán hé zhù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文思流畅奔放。见“口若悬河”条。
1、《旧唐书.卷一九○.文苑列传上.杨炯》:“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参考词语】:辩如悬河
【汉语拼音】:biàn rú xuán hé
【成语解释】:即“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唐.范传正〈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缀。”
【参考词语】:口如悬河
【汉语拼音】:kǒu rú xuán hé
【成语解释】:犹“口若悬河”。见“口若悬河”条。
1、《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口若悬河的成语故事】
“口若悬河”原作“悬河写水”。晋朝的郭象是玄学的集大成者,喜好《老》、《庄》,十分有才学,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曾为《庄子》作注,流传于后世。在《世说新语.赏誉》中,记载一段太尉王衍对郭象的评语,他说:“郭象说话议论时,就像山上直泻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绝的灌注而下,好像永远不会枯竭的样子。”后来“口若悬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说话滔滔不绝,能言善辩。出现“口若悬河”的【成语出处】如宋.赵蕃〈赠耆英见过〉诗四首之一:“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口若悬河,口若悬河的意思,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口若悬河的近义词,口若悬河的反义词,口若悬河的故事,口若悬河造句,口若悬河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