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

【成语名字】名正言顺
【汉语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成语解释】
形容名分正当,言词合理。语本《论语.子路》。后用“名正言顺”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手足无措”
【成语典故】
《论语.子路》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闕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成语注解】
1、名:名分。名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拥有的名位,分指他应尽的义务和应享的权利。
2、 顺:合理。
【成语书证】
1、宋.苏轼〈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敕〉:“先王之论理财也,必继之以正辞。名正而言顺,则财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
2、《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一.宋纪一一一.高宗绍兴二年》:“方其批付三省,合称御笔;三省奉而行之,则合称圣旨;然后名正言顺。”
3、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你今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
4、《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着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5、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中庸首章》:“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6、《红楼梦.第四八回》:“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量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
使用类别    用在“合理正当”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他所做的事总是名正言顺,所以不曾受到非议。
2、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骑车去兜风了。
3、你们应该先向校方申请场地,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举办活动。
4、王经理得到董事长授权整顿营业部门,名正言顺,谁敢不服?
5、本来是件名正言顺的事,被你这样一搞,什么立场都没有了。
6、身为监察委员,对于公务员失职提出弹核,本是名正言顺的事。
7、选举结果公布,苏同学的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地成为下一届学生会长。
【近义词】    堂堂正正
【反义词】    盗名窃位
【名正言顺的成语故事】
春秋卫灵公死后,卫人立蒯聵之子辄,是为出公。这一年的六月,赵鞅将蒯聵纳于卫国的戚地,与辄对立。直到出公五年,卫君辄始终违抗父亲蒯聵,诸侯们屡次以这件事责备卫国。这时孔子门人子路等多在卫国任职,卫君辄想要请孔子主持政治。于是子路问孔子:“如果您去主政,要先从哪里下手?”因为卫国正处于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实错乱的局面,孔子根本无意辅佐出公,所以说:“如果非做不可的话,就从正名入手吧。”并且说出“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说:名分不止,所说的话就不合道理。而孔子所讲的此一席话见于《论语.子路》。后来“名正言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
上一篇:沐猴而冠
下一篇:明日黄花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名正言顺,名正言顺的意思,名正言顺是什么意思,名正言顺的近义词,名正言顺的反义词,名正言顺的故事,名正言顺造句,名正言顺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
内容推荐